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控股股东有权代表公司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股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公司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当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时,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书面请求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监事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上述股东的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在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给公司利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上述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公司的利益。
此外,当他人侵犯公司的合法权益并给公司造成损失时,根据上述规定,上述股东可以根据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人格混同的表征因素包括人员混同、业务混同和财务混同。
人员混同是指法人之间在组织机构和人员上存在严重的交叉、重叠现象。例如,公司之间的董事相互兼任,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甚至雇员也相同。这种情况下,公司之间的人员可以被视为混同。
业务混同是指法人之间从事相同的业务活动,而在经营过程中彼此不加区分。例如,同一业务有时以一家公司的名义进行,有时又以另一家公司的名义进行,导致与之交易的对方无法分清与哪家公司进行交易活动。
财务混同是指法人之间的账簿、账户混同,或者两者之间不当冲账。需要注意的是,法人依法合并财税报表以及在分开记账、支取自由前提下的集中现金管理不应被视为财务混同。
公司人格混同的实质因素是指财产混同。财产混同是指法人之间的财产归属不明,难以区分各自的财产。例如,法人的住所地和营业场所相同,共同使用同一办公设施和机器设备,公司之间的资金混同,各自的收益不加区分,公司之间的财产随意调用等。财产混同违背了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相分离、公司资本维持和公司资本不变等基本原则,潜伏着公司财产被隐匿、非法转移或被私吞、挪用的重大隐患,严重影响公司对外清偿债务的能力。
公司人格混同的结果因素是指当人格混同的程度严重损害侵权人利益时,法院才会否认法人的法人人格,让法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的职权。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具体比例在公司章程中规定。监事会具有检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经理行为、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职权,并有权列席董事会会议。
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的意义及价值。传统的公司法人制度使公司与股东分离,形成股东平等和责任有限的核心理念。但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变化,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的进一步分离,出现滥用公司人格的问题,侵害公共利益和债权人利益。因此,引入公司人格否定制度,即揭开公司面纱,
中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引入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意义、问题以及先诉请求制度的目的和原则。该制度对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增强《公司法》的可诉性有积极作用,但存在权力滥用和诉讼投机等问题。先诉请求制度旨在平衡公司正常经营和股东权益保护,避免浪费公司和国家
高管辞职是否需要上董事会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成员的辞职行为无需董事会的批准,而是由股东大会进行抉择。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规模以及董事会成员中公司从业人员的代表资格也进行了说明。另外,还讨论了辞退补偿金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