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代表诉讼 >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在执行中的适用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在执行中的适用

时间:2024-07-1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728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在执行中的适用

摘要:

滥用公司形式逃避债务的情况日益严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原则。根据现行立法条件,可以引用诚信原则,以追加主体的方式进行处理。

关键词:

独立人格,人格否认,追加主体

公司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及财产独立性、责任独立性和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公司的独立人格特征使得投资者的风险得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起到了资本集中和鼓励投资的作用。然而,如果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就会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在我国,滥用公司独立人格逃避债务的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在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中,以公司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为由逃避执行和荒废债务已成为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文试图从法院执行的角度探讨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适用。

一、滥用公司人格的表现形式

本文所讨论的"公司"是指依据《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滥用公司人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公司人格先天不足。开办者虚假出资,骗取登记机关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实际上并无法人财产;或者借划资金用以验资,领取法人资格后即抽逃资金。这些公司在设立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设立,其公司人格是虚假的。

(二)挂靠企业及承包企业。被挂靠、被承包企业一般都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挂靠者、承包者以被挂靠、被承包公司的名义进行经济活动,一旦需要承担责任,挂靠者、承包者以公司人格独立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在这种特定的法律关系中,被挂靠、承包的公司实质上已经丧失了其独立人格,完全成为了挂靠者、承包者的工具。

(三)党政机关开办的公司。尽管我国已明文规定党政机关不得开办公司、企业,但是仍有许多企业与党政机关保持着紧密的关系。这些公司没有独立的公司财产,也无法做到意思自治,根本不具备公司人格独立的特征。在需要承担责任时却要求以公司财产独立承担责任,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滥用公司人格的表现形式,其中滥用公司人格逃避执行和逃避债务的情况尤为突出。

滥用公司人格规避法律的形式是多样的,本文重点讨论滥用公司人格逃避执行和逃废债务的情况。我国滥用公司人格的情况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严重地影响了交易安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在执行中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原则,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

  • 哪些情况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几种情况。首先,当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且债权人因股东欺诈行为受损时,可适用此制度。其次,为了逃避合同义务而设立新公司或利用现有公司掩盖真实行为,也适用此制度。再者,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或转移财产进行欺诈的行为同样适用。最

  •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

    股东代表诉讼的特征,包括救济对象、诉因、诉讼当事人及诉讼效果的特征。股东代表诉讼的救济对象是公司董事、经理等侵害公司权益的人,而非股东个人。其诉因与公司股东个人没有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股东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被告是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而公司本身不是被

  • 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之适用

    我国沿袭大陆法系说法,即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说。当该一般正义在特定情况下异化为非正义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则被用来追究滥用公司人格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以维护法的个别正义。

  • 公司法人人格否定规则雏论
  • 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其他相关问题
  • 公司人格混同与公司人格否认简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