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位诉讼的主体资格要求股东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具备股东身份,并在提起和进行代位诉讼时一直保有股东身份。股东身份是原告资格的基本标准。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位诉讼。
在提出代位诉讼之前,股东应先向公司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提出申请,以用尽内部救济手段。只有在公司怠于行使内部救济的情况下,股东才可以提起诉讼。《公司法》对公司怠于行使内部救济的情况进行了规定,包括拒绝提起诉讼、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以及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公司人格否定制度的意义及价值。传统的公司法人制度使公司与股东分离,形成股东平等和责任有限的核心理念。但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变化,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的进一步分离,出现滥用公司人格的问题,侵害公共利益和债权人利益。因此,引入公司人格否定制度,即揭开公司面纱,
中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引入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意义、问题以及先诉请求制度的目的和原则。该制度对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增强《公司法》的可诉性有积极作用,但存在权力滥用和诉讼投机等问题。先诉请求制度旨在平衡公司正常经营和股东权益保护,避免浪费公司和国家
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认定及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股东代表诉讼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书,是否批准撤诉由法院决定。股东需满足特定条件才能提起诉讼,包括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等要求。股东需遵循公司规章制度,保障公司实际利益,并向公司提交书面请求。胜诉利益归属于公司。若有
股东代表诉讼的撤诉问题。股东代表诉讼可以提交撤诉申请书,是否准许撤诉由人民法院裁定。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司的股东,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连续持股时间和持股比例等。前置条件是必须先向有关公司机关提出请求。股东代表诉讼主要针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