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东资格确认诉讼:股东要求确认自己的股东身份;
(2)出资证明或股票签发诉讼:股东要求公司向其签发出资证明或股票;
(3)股东名册记载诉讼:股东要求公司将自己的股东身份记载在股东名册中;
(4)隐名股东基股东资格确认诉讼:隐名股东请求确认基股东的股东身份;
(5)股东知情权诉讼:股东要求获得公司的信息权;
(6)股东表决权诉讼:股东要求行使表决权;
(7)股东股利分配请求权诉讼:股东要求公司分配股利的权利;
(8)公司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诉讼:股东要求公司分配剩余财产的权利;
(9)股东要求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诉讼;
(10)股东或董事、监事请求确认公司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无效的诉讼;
(11)股东或监事请求撤销公司决议的诉讼;
(12)异议股东的股份收购请求权诉讼;
(13)股东请求确认公司设立无效的诉讼;
(14)股东请求撤销公司设立的诉讼;
(15)股东请求强制解散公司的诉讼;
(16)股东或债权人要求法院指令成立清算组的诉讼;
(17)债权人请求公司清算义务人承担违反清算义务的民事责任的诉讼;
(18)公司解散后债权人要求清算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
(19)因股东虚假出资而引起的公司向股东提起履行出资义务的诉讼;
(20)因股东抽逃出资而引起的公司要求股东承担返还出资责任的诉讼;
(21)公司要求撤销损害公司利益的关联交易的诉讼;
(22)公司要求公司董事、监事将竞业禁止业务所得收益归入公司的诉讼;
(23)公司因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勤勉或忠实义务致公司损失而提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24)公司请求相关人员返还公司印章、财务账簿的诉讼;
(25)公司对清算组成员提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26)请求履行股权转让合同的诉讼;
(27)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合同的诉讼;
(28)请求确认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诉讼;
(29)股权转让侵犯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而形成的诉讼;
(30)要求出资不实或其他有出资瑕疵的股东民事责任承担引起的诉讼;
(31)隐名股东转让股权或挂名股东转让股权而引起的股权转让纠纷;
(32)因股权继承引起的诉讼;
(33)因股东离婚分割股权产生的诉讼;
(34)因股东分立或合并涉及股权转让而产生的诉讼;
(35)股东以自己名义代表公司要求侵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要求债务人清偿到期债务的诉讼;
(36)股东瑕疵出资的,公司债权人要求公司及其股东承担侵权或违约责任并要求公司股东承担瑕疵出资的民事责任的诉讼;
(37)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诉讼;
(38)公司债权人提出的要求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与公司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诉讼;
中国公司法下股东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情形。当公司高管侵害公司利益,股东书面请求公司监事或董事会提起诉讼未果时,可代表公司起诉。股东直接诉讼包括决议无效之诉、决议撤销之诉、损害赔偿之诉和查阅权请求之诉。修订后的公司法增加了股东的查阅请求权,并为股东提起损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几种情况。首先,当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且债权人因股东欺诈行为受损时,可适用此制度。其次,为了逃避合同义务而设立新公司或利用现有公司掩盖真实行为,也适用此制度。再者,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或转移财产进行欺诈的行为同样适用。最
执行董事在特定情况下是否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要股东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文章还涉及了丈夫坐牢后妻子能否成为股东、股权变更和更改公司名称的关系,以及占股一半的股东联系不上时如何办理股权变更等
股东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之间的主要差异,包括诉讼依据、原因和目的、诉权归属等方面。同时介绍了股东诉讼的种类以及股东死亡时继承人配偶的处理方式。摘要为:本文阐述了股东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区别,股东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类。股东死亡时,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