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直接诉讼 > 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问题

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问题

时间:2024-09-29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874

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及纠纷类型

1. 公司内部关系纠纷

隐名股东参与的公司内部纠纷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 公司利益分配纠纷
  • 股东权利行使的纠纷
  • 出资瑕疵对内承担责任的纠纷

2. 公司外部责任承担纠纷

隐名股东参与的公司外部纠纷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 股权转让的纠纷
  • 出资瑕疵对外承担责任的纠纷

隐名股东的股东主体资格认定问题

1. 公司债权人是否知道隐名股东的存在

当股东出资不足或存在瑕疵时,需要考虑公司债权人是否知道隐名股东的存在。如果公司债权人明知隐名股东对公司出资情况并实际控制公司股份,可以要求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2. 隐名股东与显名资格确认纠纷

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存在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时,隐名股东可以依据协议等实质证据直接对抗显名股东,而无需改变股东名册即可确认其股东资格。

隐名股东在公司对外的地位

根据工商登记,公司的显名股东被认定为公司股东,而隐名股东则不具有股东地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以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

    通过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的重要性,并提出在解决纠纷时,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还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预防可能出现的纠纷。文章还详细讨论了股权确认、股东知情权和分配权以及股权转让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的股权确认、股东权益的保障和实

  •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的救济方法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方法,包括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直接诉讼是股东作为原告,将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被告,通过法院解决权利被侵害的情况,包括撤销决议、起诉董事及高管人员、行使查阅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和解散公司。派生诉讼则是股东代替公司提起诉讼

  •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前者是因公司遭受侵犯而间接损害股东权利,当公司未起诉时由股东提起诉讼,性质为共益权;后者则是股东个人权利受到侵犯时提起诉讼,性质为自益权。两者在产生原因、诉讼性质、诉权根据、诉讼目的和诉讼归属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公司确认隐名股东之诉的规定有哪些

    公司股权的确认,不能简单机械地适用股东名册、工商登记资料等,要充分考虑实际出资人的权益,一般来说,谁实际出资,谁就拥有最终的股权。《公司法解释三》出台后,虽然隐名股东的地位从法律上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但作为隐名股东仍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

  • 隐名股东的知情权的规定
  • 隐形股东是什么意思
  • 代持股协议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