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隐名股东 > 您会用“干股”吗,“干股”的法律风险

您会用“干股”吗,“干股”的法律风险

时间:2025-02-08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960
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但其实干股并不是指真正的股份,而应该指假设这个人拥有这么多的股份,并按照相应比例分取红利。干股的概念往往存在于民间,特别是私营企业。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干股

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但其实干股并不是指真正的股份,而应该指假设这个人拥有这么多的股份,并按照相应比例分取红利。干股是俗语,而非法言,也叫红股、技术股、贡献股等。

干股的特点

(1)干股依协议取得,而非依出资取得。

(2)具有赠与的表象,具有激励作用。

(3)干股股东的股东资格受赠与协议的制约,或有不确定性。

(4)干股股东权利受到制约,如通常仅享有分红权而不享有其他股东权利,转让受到限制等。

干股的表现形式

在公司运营实务中,干股表现形式千万种,主要有:

(1)权力干股

公司或者股东无偿送给掌握某种公共权力的人股份。

(2)管理干股

公司或者股东无偿送给公司管理者股份。

(3)技术干股

公司或者股东无偿送给公司技术骨干或某种技术诀窍掌握者股份。

(4)信息干股

公司或者股东无偿送给为公司提供经营信息的人股份。

(5)员工干股

公司无偿送给公司员工的股份。

(6)亲友干股

公司股东无偿送给其亲友的股份。

干股虽无需缴纳出资,但其一般以管理投入、技术投入、劳务投入、信息投入等无形投入为对价。

干股的法律风险

(1)未签署干股协议,各方权利、义务无法确定导致履行难

干股的概念往往存在于管理不够规范的私营企业。私企的设立者或股东在给予干股的时候,有的会签署一些协议,有的没有。干股协议是固定各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本,也是履行的法律依据,在没有干股协议的情况下,未来的履行将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2)未登记的干股持有者收益权难保障

有些干股持有者既未出资,也未进行工商形式登记,且不享有公司经营、决策等权利,其法律后果是收益权随时可能被终止,法律无法以股东资格去保护其取得收益的权利。

(3)登记干股持有者在法律意义上,对外仍需承担责任

基于内部协议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原则,干股持有者持有该公司股权的情况一旦被工商部门登记,则具有对外公示的法律效力。此时,即使公司内部有证据证明该干股持有者不对外承担责任,他也不能免除其对外的责任。

(4)未约定干股退出机制,导致退出僵局

未约定股权退出机制,可能导致其在退出公司时不愿意退出股权,或者对于股权退出时间、方式、形式等存有争议,导致股权不能顺利退出,影响其他股东的权益和公司稳定。因此,建议在签订干股协议时,设置附条件退出机制,如将股权退出与劳动关系、对公司的奉献挂钩等,并明确约定退出的时间、价格、方式等内容。

签订干股协议需注意的问题

(1)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量将前提条件、各方权利义务、履行方式等在协议中明确约定。

(2)对赠与人来说,可以在协议中限制干股持有者的权利,如限制股份转让权利、限制表决权(如不享有投票权利)、限制分红权、限制优先认股权等。

(3)干股与持有者身份绑定(如与劳动关系挂钩),设置明确、可操作的干股退出条款。

(4)设置具体、可操作的违约责任条款。如具体金额的违约金、固定比例的违约金以及违约金的支付方式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三板股权封闭期的时长

    新三板股权封闭期的时长,原始股存在封闭期,期间股票不能交易但可以上市。封闭期时长没有具体规定,大股东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流通股份,而小股东的解禁期相对较短。股票分红方式包括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购买原始股存在风险,包括公司经营风险和上市不成功等风险

  • 规避风险---稳健经营、预防纠纷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及法律顾问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管理能规避法律风险,控制交易风险与成本,促进交易行为理性化。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是法律顾问的核心工作,通过参与合同全过程管理强化企业合同信用并防范风险。此外,法律顾问还能指导

  • 合同订立及风险提示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风险提示及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前,对合作对象进行审查是必要的,同时要明确交货地点、时间、运输方式等。合同中还涉及产品检验、收货人信息等方面的约定。文章强调了合同的风险点,提醒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相关风险,以避免纠纷的发生。

  •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防范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针对隐名投资易产生的弊端,如投资利益无法得到法律保护等,提出了多种防范措施。包括签订有效的隐名投资协议和代持股协议,选择担任公司法人代表,采用印章加签名形式预留印鉴等。同时,明确员工对股东身份的认知并留有书面记录的投资过程

  • 发包方(甲方):
  • 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和处罚
  • 如何确定隐名股东身份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