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共同财产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夫妻双方在婚后所获得的工资、奖金和劳务报酬,都属于双方共有的财产。
夫妻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投资时所获得的收益,也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
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进行了知识产权方面的申请,并由此所获得的收益,也属于双方的共有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共同财产中排除了有约定的财产。如果在赠与财产时,对方明确指明该财产属于个人所有,那么该财产就不属于共同财产,而是属于个人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中,要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以及有利于生产和方便生活的原则。
原则上,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均等分割。但根据实际情况,如生产、生活需要和财产来源等,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如果一方当事人为达到离婚目的,在外长期不归已满一年的情况下,离婚时应考虑其是否有居住条件。
如果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于这样的行为可以少分或不分。如果离婚后另一方发现了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如果有一方反悔,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家庭动产的转移隐匿方式和处理策略。主要转移方式包括调虎离山和转移夫妻共有财产。处理策略包括收集和保管购买发票、拍摄家电并请朋友作证、报警等措施。同时,为了防止夫妻共同财产被转移,应注意保管重要文件和资料,清晰记录财产状况并保存证据,及时报警等措施。
婚后夫妻购房的财产归属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后夫妻自己购房属于共同财产,若一方父母出资购房,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则视为对子女的单方赠与,该不动产属于个人财产。若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则按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夫妻共同房屋的分割方法问题,包括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所有权争议和离婚时对家庭共有房产的分割。文章详细解释了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包括双方竞价取得、评估机构评估、拍卖房屋等。此外,还涉及父母出资为夫妻购房、一方婚前出资借贷付首期款等情况的房产分割问题。
婚后共有财产的法律概念,也称为夫妻共同财产。它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归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其特点包括主体是已婚夫妻、获得时限、财产来源、权利与义务、证明与推定、分割原则等。法定范围包括工资、奖金、生产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在分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