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共同财产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夫妻双方在婚后所获得的工资、奖金和劳务报酬,都属于双方共有的财产。
夫妻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投资时所获得的收益,也属于双方的共同财产。
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进行了知识产权方面的申请,并由此所获得的收益,也属于双方的共有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共同财产中排除了有约定的财产。如果在赠与财产时,对方明确指明该财产属于个人所有,那么该财产就不属于共同财产,而是属于个人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中,要遵循男女平等的原则,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以及有利于生产和方便生活的原则。
原则上,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均等分割。但根据实际情况,如生产、生活需要和财产来源等,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如果一方当事人为达到离婚目的,在外长期不归已满一年的情况下,离婚时应考虑其是否有居住条件。
如果一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于这样的行为可以少分或不分。如果离婚后另一方发现了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但是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如果有一方反悔,请求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律师费是否应视为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个人债务与家庭债务的区分以及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和处理方式。个人债务指的是家庭成员中的某个人单独借款用于非家庭开支,而家庭债务则是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的债务。对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文章介绍了共同债务的含义
离婚时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共同财产的分配方式。当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或按市价分配有困难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数量按比例进行分配。解释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解释。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其中保护生产资料完整性,对于不宜分割的生产资料应判给需要方并适当补偿另一方;特定物品如奖牌、奖章等应分给获得者一方,并考虑给予另一方相应补偿;处理具有特殊意义的财产也应遵循这些原则。
离婚财产的捐赠合法性。在捐赠财产时,需确保其是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在处理共同财产上权利平等,重要处理决定需双方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