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的原则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根据男女平等原则,离婚双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以及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根据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在财产分割中可以适当地给予女方更多的份额,或者将某些生活特别需要的财产(如住房)分配给女方。这是因为离婚后,女方通常在寻找工作和谋生能力上相对较弱,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帮助。此外,如果子女由女方直接抚养,更需要兼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
根据有利于生活,方便生活原则,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应确保不损害财产的效用、性能和经济价值。在分割生产资料时,应尽可能将其分给需要该生产资料并能更好地利用它的一方。在分割生活资料时,应尽量满足个人从事专业或职业的需要,以充分发挥物品的使用价值。不可分割的物品归属于实际需要和能更好地利用它的一方,分得方应根据公平原则按离婚时的实际价值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离婚时的财产分配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归属有书面或口头约定,并且没有争议,离婚时应按照约定处理。但是,规避法律或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的约定是无效的。
夫妻分居后,分别管理、使用和获得的财产仍然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各自所有,但如果财产分配差额悬殊,财产较多的一方应进行补足。
如果一方主张某些财产为个人财产,那么该方有举证责任。如果不能证明,该财产将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分,但可能因一方有过错等原因而导致分配不均等。
夫妻双方对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在离婚后正式生效,并且只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这意味着协议不能对抗第三方,例如不能对抗第三方的债权。
总之,离婚财产的分割原则包括男女平等原则、照顾不会过错方原则。双方可以根据书面或口头约定进行分割,如果没有约定,可以协商分割,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院起诉分割财产。需要明确的是婚内共同财产的范围,并且这部分财产应进行均等分割。同时还需要考虑婚前个人财产,因为这些财产不需要进行分割。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
婚前房产在离婚后的产权归属及补偿问题。婚前购买的房产属于个人财产,即使婚后还贷也不可分割;若房屋在婚前进行了修缮、装修或原拆原建,增值部分属于另一方应得的份额;婚后共同还贷款的房屋产权仍为个人产权,产权人需向另一方补偿;离婚后的房产分割应遵循一定原则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购买房改房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和房改房的政策,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不能主张将此类房改房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购买房改房的出资应视为借款或赠与,离婚时不应要求补偿房屋增值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