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外部转让受让方审查的主要内容
1、是否有限公司;
2、公司的存续期间;
3、公司的实交注册资金是否达到公司注册的最低限额;
4、转让人的出资是否转化为公司的注册资本;
5、是否存在隐名股东、挂名股东;
6、转让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7、股权是否为夫妻共有或他人共有;
8、有无质押,股东是否享有完整的所有权和处分权;
9、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特殊规定;
10、公司对外债务;
11、公司对外担保;
12、是否存在没有了结的诉讼、仲裁;
13、公司现实净资产、财产评估价值;
14、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权对外转让;
15、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
16、出资瑕疵情况,有无虚假出资、不实出资、不足出资、抽逃出资。
通过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的重要性,并提出在解决纠纷时,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还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预防可能出现的纠纷。文章还详细讨论了股权确认、股东知情权和分配权以及股权转让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的股权确认、股东权益的保障和实
隐名股东协议的各种无效情形。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间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对外公示方面,隐名股东要变更股东身份并对外公示,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合同效力方面,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间的
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问题。对于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间的股权行使和利润分配,应依据双方约定及真实意思表示处理纠纷。在显名股东无权处分股权时,第三人若善意取得股权,实际出资人不能主张处分行为无效。但如第三人明知显名股东非真实股权人,实际出资人可主张处分行为无
国企是独资企业还是合伙企业的问题。明确国有独资公司是国有企业的一种形式,由国家单独出资,并由国务院或地方人民政府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独资公司股权转让的操作流程,包括股东会议讨论、律师调查、双方协商、报批和评估验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