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夫妻财产确权的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到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以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且没有明确归属一方所有的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 不动产的财产归属争议
如果财产属于不动产,涉及物权的归属和内容发生争议,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3.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属约定
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可以约定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归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这些约定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对于夫妻关系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约定,如果夫或妻一方对外负有债务且相对人知道该约定,债务可以由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夫妻共同财产具有以下特征:
1. 主体限制
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关系的男女,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无效或被撤销婚姻的男女双方,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
2. 时间限制
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从合法婚姻缔结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日止。
3. 财产来源限制
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包括夫妻双方或一方通过劳动所得的财产,以及其他非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但法律直接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的和夫妻约定为个人财产的除外。
对于婚内签署了婚内财产分割等协议的男女双方,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确权。在我国,不动产的所有权一般以相关国家机关的登记记录确定所有权归属。例如,房屋的所有权通常依据房产证上的名字来确定。
非直系亲属不动产的共同共有问题,包括夫妻之间共同拥有财产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情况。对于婚前购房和婚后购房的不同情况,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认定不动产的所有权。同时,也讨论了婚前双方名字和婚后双方名字的房产所有权认定情况,根据不同的出资和登记情况,对房屋产权
离婚财产分割官司所需的时间及夫妻离婚财产分割的方法。根据不同审理程序,离婚案件一审通常在三到十五个月内完成。离婚财产分割可采用实物分割、折价补偿和价金分割等方法。实物分割在不损害财产作用和价值的前提下进行实际分配;折价补偿是一方取得共有物后给予另一方
婚前房产是否会成为共有财产的问题。夫妻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将个人房产变为共同财产,也可以在房产证上增加对方名字,离婚时平分房产。但根据《婚姻法》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婚前财产不因婚姻延续而自然转化为共同财产。同时,婚后修缮或扩建的房屋,扩建部分属于共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