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离婚财产分割 > 法院如何处理离婚案件中的财产转移问题

法院如何处理离婚案件中的财产转移问题

时间:2024-02-1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0989
导读:向法院起诉离婚是不需要转移财产的,并且是不能够转移财产的,如果在起诉前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如果是在起诉离婚后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新分配共同财产。

法院起诉离婚是否可以转移财产?

是否需要转移财产取决于具体情况。

在离婚诉讼中,如果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和迹象,应立即采取法律措施,申请诉讼财产保全。如果对方已经将财产转移,需要搜集必要的证据,例如银行财产流向、房产交易信息等。

《民法典》

离婚诉讼过程中财产转移的几种方式

离婚诉讼过程中常见的几种转移、隐藏财产的方式及应对措施如下:

1. 隐藏存款事实或存款账户

在离婚诉讼前,将平时的积蓄或工资存款取出,转存至其他银行账户中。在庭审时,只交出所剩无几的工资卡作为证据。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六个部门有权查询银行储蓄,当事人本人和律师无权查询。因此,对于隐藏转移存款的问题解决起来较为复杂,难度较大。然而,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离婚问题,申请法院调查查询,可以有效保护受损一方的合法权益。如果能提供对方的开户行和账号,将使查询变得简单有效。

2. 将存款取出后转存他人名下

未经允许将存款以现金方式取出(转账方式会留下痕迹),转存至银行或以他人名义转存至银行,并声称该款项已用于日常开支。这也是离婚时某一方常采用的隐藏、转移财产的手法。

一般而言,法院处理财产时以实际存在而非理论存在的数额为准。无法证明现存财产数额,仅从理论上推断财产数目是很难得到法院支持的。当对方取走存款并声称已用于日常开销时,可考虑提供一方或家庭平时正常生活开支的相关证据,用于反驳和抗辩。然而,法院也不会轻易相信一大笔钱款在短时间内"消耗完毕"的说法。因此,提供日常开销的相关证据是较易被法院认可的一种方法。

3. 不动产的隐藏转移方式及对策

有些当事人在离婚之前就已秘密购买了其他不动产。为了使该房产不被纳入共同财产,离婚时一般采取隐瞒的策略。

当夫妻感情不和时,应敏感地对待对方的行为,收集并提供相关信息和线索,以查询夫妻共同房产。目前我国只能凭身份证到房管局查询某一地址房产的权属人,而不能查询某人名下拥有何房产。因此,在必要时可以聘请律师或调查公司调查对方隐藏的不动产情况。

夫妻在离婚时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分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不得隐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否则将受到相应处罚。如果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可以向法院申请重新分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离婚后财产分割问题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 离婚前财产转给孩子是否构成财产转移?

    离婚前财产转给孩子是否构成财产转移的问题。将财产转移到子女名下并不构成财产转移,因为这并非为了隐匿财产或独占违法转移的财产。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时若一方企图侵占共同财产,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因此,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财产转移,避免损害他

  • 离婚时无公房使用权的是否有补偿权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

  • 离婚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

    离婚时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当夫妻离婚时,若一方故意转移财产,另一方可以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但法律规定不能要求对方净身出户。对恶意转移财产的一方,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可少分或不分。若离婚后发现有此行为,仍可向法院起诉。同时,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购买房改房的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
  • 离婚房产纠纷的宣判时间
  • 离婚财产分割的官司所需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