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离婚财产分割纠纷的举证责任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离婚财产分割纠纷的证据类型包括:
当事人可以通过陈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书证是指书面文件,如合同、协议、银行对账单等。
物证是指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如房产证、车辆登记证等。
视听资料是指可以通过观看和听取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如录像、录音等。
电子数据是指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获取的信息,如电子邮件、短信记录等。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通过口头陈述来证明案件事实。
鉴定意见是指由专门的鉴定机构或人员出具的对案件相关事物进行鉴定的结论。
勘验笔录是指法院对案件相关场所或物品进行勘验时记录的笔录。
离婚财产分割纠纷的质证流程如下:
原告首先出示自己的证据,被告和第三人有权对这些证据进行质证。
被告随后出示自己的证据,原告和第三人有权对这些证据进行质证。
第三人出示自己的证据,原告和被告有权对这些证据进行质证。
人民法院将根据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申请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依照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出示,并听取当事人意见,同时可对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
离婚财产分割纠纷的诉讼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7、判决宣告。
离婚财产分割纠纷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一般民事纠纷的举证责任均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告的起诉请求被法院受理并不代表一定会胜诉,如果原告主张的事实和理由缺乏有效的证据,原告很有可能会败诉。法院不能仅凭原告的口头陈述来支持原告的诉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内容,包括同居关系的解除、婚姻无效的宣告、离婚案件中婚姻无效的情形、无效婚姻案件中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时限和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等。同时,还涉及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约束力、变更或撤
婚前购房婚后还贷的财产分割问题。婚后还贷的归属依情况而定,如使用个人婚前财产还贷,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如使用婚后所得工资还贷,妻方可分割婚后还贷款部分。夫妻对财产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同时,《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做了详细
离婚诉讼费的收取方式。人民法院会根据离婚案件的实际情况决定诉讼费的负担。离婚案件需要交纳的费用为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超过20万元的需按比例额外交纳。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需交纳50元至100元。费用由预交者先行支付,最终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
离婚时公房使用权的问题。若一方无权获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若双方均有权,得到房产的一方应适当补偿未得到房产的一方,具体补偿标准可参照公房拆迁的补偿规定。法院在处理公房使用权问题时,会遵循照顾抚养子女、照顾女方、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照顾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