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夫妻财产协议 > 离婚财产若干意见是如何规定财产分割的?

离婚财产若干意见是如何规定财产分割的?

时间:2023-07-24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1327
导读:《离婚财产若干意见》中,对于财产分割,是划分了不同的财产分割的方式、分割的原则等。离婚后财产纠纷,我国法律规定了两种离婚方式,一是登记离婚,二是诉讼离婚,但是无论是何种离婚方式,都是需要及时的处理问题的。

一、《离婚财产若干意见》是如何规定财产分割的?

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则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为原则进行判决。

2、夫妻书面约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付出较多的,离婚时有权要求另一方进行适当的补偿。

3、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4、离婚时,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则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5、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的帮助。

6、对于共同债务,在离婚时,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二、离婚时可以分割的财产有哪些?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形成的财产和权益属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对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财产类型:银行存款(包括工资、经营性收入、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费)、现金、房地产、机动车辆、股票、公司股权、债券、知识产权收益、债权、有价值的字画、各种金饰及家私、家电设施等等。

注意:下列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是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

1、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

2、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

离婚时对共同财产的分割,需要遵循以上的几个原则,夫妻双方可以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如果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裁判。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每对夫妻或多或少都有共同财产。离婚后,夫妻身份关系消失,夫妻共同财产也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必须进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在离婚时分割,但离婚时未分割或虽进行了分割而后反悔或发生可以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形时,即产生离婚后财产纠纷。

夫妻之间的离婚依据是有协议离婚或者是诉讼离婚来达成离婚的结果,但是,离婚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夫妻双方感情确实破裂,离婚所涉及的财产分割的问题,是需要及时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处理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法院如何处理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纠纷案件以及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法院在综合处理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时,可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应注意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内容、关注继承权约定和避免逃避债务等法律风险。

  • 离婚财产分割有效期限

    离婚财产分割的有效期限以及婚前房产的性质。协议离婚反悔的一方可在一年内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对于婚前房产,不同情况下性质不同,产权登记时间点是重要依据。个人婚前财产一般属于个人所有,但夫妻间用共同财产还贷涉及债权债务关系。共同购房需明确产权归属,

  • 缺庭离婚多久下判决书

    缺庭离婚的相关法律流程和规定。审理期限根据案件情况不同,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在三个月内审结,而普通程序审理的则最长可达九个月。财产分割方面,离婚时一方有隐藏财产等行为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但必须在发现之日起两年内起诉。开庭次数根据案情复杂程度

  • 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效力

    中国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无需公证即具有法律效力,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若因履行协议发生纠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夫妻对财产的约定也影响债务的清偿责任。

  • 婚前财产的定义和保护
  • 案情介绍
  • 婚内财产协议的公证选择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