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中止探望权呢?
时间:2023-02-21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具有下列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时可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离婚中止探望权的情况
建立探望权制度的目的
为满足父母对子女基于亲情的心理诉求,保证离异后仍能得到双亲的关爱,最大程度减少子女的伤害。
探望权的法律规定
探望权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任何人、任何单位均无权中止行使。如果探视权人自动放弃探望权,由此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与子女同住的一方或子女均有权提出损害赔偿。如果探望权人滥用探视权,导致子女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方或子女同住一方有权提出损害赔偿。
中止探望权的情况
一般而言,以下情况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可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以上是关于离婚中止探望权的情况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探视方式的分类
根据司法实践中的分类,探望方式可以分为探望性探视和逗留式探视两种类型。在确定探望方式及时间时,需双方协商,如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子女成年后有权决定是否接受父母的探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及其注意事项,特别是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满
-
什么情形可以剥夺另一方探望孩子的权利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法定上,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探望权的行使需遵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只有在对方对孩子有害的情况下,才能中止其探望权。探望权的产生源于离婚后,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更是基本人权和父母子女间情感的体现。
-
被强制隔离戒毒是否允许探视非直系亲属
我国关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探视规定。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戒毒人员可以外出探视配偶和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不得探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表现良好者可提前解除,但特殊情况下期限可延长一年。解除戒毒时,场所会出具相关证明并通知家属等。
-
离婚后孩子探望权的决定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探望权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权探望孩子,具体探望时间和方式由法院决定。法律依据为《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做出判决。若探视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危害,法院可终止探视权。
-
中止探视权起诉状的内容
-
对方的探望权能否取消
-
拒绝前夫对孩子十岁探视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