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 > 离婚后前夫不让看孩子怎么办

离婚后前夫不让看孩子怎么办

时间:2023-03-1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2583
导读:如果在离婚时有约定,判决书里确认了,根据判决书的确定行使探望权。如果对方不协助,可以起诉到法院强制执行,就是对有协助义务的人拘留或者罚款。如果离婚判决书没有判给探望权,可以起诉要求法院给探望权,由法院确定行使方式和地点等。

离婚后前夫不让看孩子怎么办

申请探视权

如果离婚后前夫不允许看孩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探视权。如果已经有离婚判决书,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视权,要求对方配合探视。

探望权和协助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不直接抚养方探望子女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和时间

探望权利的方式和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议确定。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可以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中止探望权的条件

探望权的中止必须满足法定的中止条件。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是中止探望权的主要条件。具体情况包括:

  1. 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
  2. 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
  3. 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
  4. 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
  5. 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中止探望权的唯一条件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其他原因,如父母关系恶化或未及时支付抚养费等,不能成为中止探望权的理由。

中止探望权的请求权人

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以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人民法院的裁定

中止探望权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的裁定,其他机关或个人,包括父母双方,都无权中止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的权利。

探视权的执行

探视权的执行涉及到权利人、未成年子女和义务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一方)之间的关系。对于申请人来说,探视权是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行为。对于被执行人来说,协助申请人探望子女是其义务。如果被执行人拒绝或阻碍申请人探望子女或不履行协助义务,即违反法定义务。法院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执行。同时,探视权的行使对象通常是未成年子女。虽然探视权可以实现申请人探望子女的目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探望权的定义和内容

    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的探望权问题。包括探望权的定义和内容,如关心成长、教育等方面的责任,以及探望权的中止情形,如探望权人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患有不宜与他人接触的疾病或对子女有违法行为等情形可能导致探望权被中止。

  • 如何提起探视权诉讼

    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8条规定的探视权诉讼。离异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因长期被拒绝探视子女,许多离异父母提起诉讼。他们希望通过法院判决与子女共同居住一段时间,享受家庭团聚的快乐。

  •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感情。婚姻法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权,实践中若存在误解需明确此权是基于亲属关系的。同时探讨了如何合法行使探望权,包括达成协议、遵循对子女有利原则等。此外,还涉及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及争议。最后提及

  •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视权,探视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裁决。探视权的行使具有交流和沟通的意义,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若探视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威胁,人民法院可终

  • 一、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式
  • 中止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的情形
  • 子女探望权协议的格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