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放弃继承权后,其应继承份额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也就是说,由同一顺序的其他继承人继承。如果第一顺序的继承人都放弃继承权,则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
然而,在所有继承人都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如果又没有受赠人和酌情分得遗产的人,则其遗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继承权的放弃在财产继承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放弃继承权的方式必须明确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
对于尽了被继承人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若不尽扶养义务,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继承人可以协商同意不均等分配。
根据法律规定,一旦继承开始,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明确的放弃继承表示。若没有表示,视为接受继承。这一规定明确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时限等情形,支持继承人放弃财产继承权利。
对于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的情况,其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既然我国继承法对遗嘱继承人(包括受遗赠人)放弃继承(受遗赠)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那么法定继承人中的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情况又为何不按照法定继承规定办理呢。
根据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这可以解释为当部分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利时,不放弃的继承人的继承份额相对增加。若有明确表示部分放弃的情况,则是继承人自己的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涉及继承问题时有许多法律规定。首先需要明确是否存在放弃继承的情况。若通过明确的表示不参与继承,则遗产应由其他合法继承人继承,同一顺位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相等。
不履行赡养义务是否影响继承权的问题。从道德层面来看,不履行赡养义务应受谴责,但在法律层面上,并不一定会导致失去继承权。我国法律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等原因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否则需支付赡养费和违约金,并可能面临诉讼。赡养扶助内容包括提供生活用品和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应如何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处理。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按照一定顺序继承。遗产分割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可协商或请求基层组织调解。继承人的遗产分割权需遵守诉讼时效规定,且未放弃继承且未进行遗产分割的继承人,可对遗产以
四岁男童朱某兵是否能代替母亲继承姥爷的财产问题。姥爷王福才因交通事故去世,留下两套房屋和一笔补偿金。朱某兵的父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承遗产。被告辩称朱某兵的父亲滥用监护权,且王丽在临终前已放弃遗产继承权。文章依据继承法相关规定,遗产由特定继承人继承,
不赡养老人是否影响抚恤金的分配问题。抚恤金并非遗产,不能用于继承,其分配是按照亲属关系进行的。对于不赡养老人的人,应减少或不分给予抚恤金。文章还介绍了可继承财产的范围,包括个人合法财产、承包收益等,并强调了遗产与夫妻共同财产、家庭共有财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