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理资料和证据:在立案之前,应先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证据,包括原被告的个人信息资料以及与继承案件相关的证据,例如遗嘱公证书、与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和赠与扶养协议等。
(2) 书写和递交起诉状:起诉状虽然简单,但需要注意信息的齐全和合法性,并且要符合格式要求。起诉状应注明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3) 诉讼管辖与诉讼时效:只有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才能受理继承纠纷案件。动产继承案件由被继承人所在地法院管辖,不动产继承案件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同时,超过诉讼时效的继承案件也不能起诉。
老人生前与儿子同居时,其他子女如何分配遗产的问题。依据我国继承法规定,其他子女如果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可以少分或不分遗产。继承人之间可协商不均等分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程序,包括立案起诉、庭审和诉讼执行三个阶段。
未同居的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是否具有继承权的问题。根据《民法典》规定,即使未同居,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仍享有合法的继承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继承权的概念、权利主体、遗产的定义以及不得继承的遗产等内容。
上门女婿离婚财产的分配: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自行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实际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上门女婿有尽到照顾子女、赡养老人义务的可以在财产中分到相对多的部分。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
第十一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第十五条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