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行使表决权的行为在法律上被视为民事行为,因此其效力的认定应遵循民事行为效力的判定方式。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行使表决权,代理人的行为也被视为民事行为,因此行使表决权的行为本身也应被视为民事行为。基于这一点,股东行使表决权时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表达的意思必须真实且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如果行使表决权的股东没有行为能力,表达的意思不真实,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表决权的行使受到他人的欺诈或胁迫,那么这种表决权的行使将被视为无效。
根据《公司法》第108条的规定,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代理人必须向公司提交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
根据《公司法》第41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的表决权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根据第106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时,每一股份享有一票表决权。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只有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才能行使实际的表决权,如果不出席,则无法行使表决权。然而,有限责任公司没有这样的限制,即使股东不出席股东会会议,仍可以通过书面投票或事后补签股东会决议行使表决权。当然,如果公司在股东会会议召开通知中明确规定,若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出席股东会,则视为放弃表决权的情况除外。我认为,书面表决权的行使可以排除代理表决的各种弊端,直接保障股东意志的真实表达,避免亲自行使表决权造成的不必要浪费,体现经济和节约原则,同时也可以激发股东行使表决权的积极性。因此,只要书面表决权的行使不涉及民事行为无效的情况,应认可书面表决权的效力。
如何申请解散公司持有10%股份的流程及资格。只有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才有资格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法定理由包括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持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等情形。同时,文章还列举了解散公司诉讼的四种法定理由的具体情况。
股权转让的详细协议。甲方将所持有的某公司股权以特定价格转让给乙方,并规定了转让款的支付方式。双方需办理工商登记手续,并约定了股权交付的时间和条件。同时,合同详细说明了保证事项、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情况、争议解决方式等相关内容。
股东会议的组成和规定,包括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决议的表决要求、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股东会议的表决方式、首次股东会议的召集和主持、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董事会的召集和主持、会议通知和记录等方面的内容。涉及重大决策如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等需代表股东表决权
公司解散的条件和程序。首先,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包括公司僵局和欺压行为,这是法院决定是否判决解散公司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在提起诉讼前,原告股东需要尽力通过其他内部手段解决纠纷。最后,原告股东必须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的10%以上。只有满足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