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财产是指根据破产程序分配给破产债权人的破产人所拥有的财产。
1. 在宣告破产时,包括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财产权益。如果破产企业是国有企业,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也属于破产财产。
2. 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止前所取得的财产,包括破产清算期间破产企业的债务人偿还的债务、因企业破产而收回的投资、联营收益和权益,以及因破产企业的无效行为而由人民法院追回的财产等。
3. 其他应由破产企业行使请求权而获得的财产。这指的是在破产程序结束时,清算组尚未收回的应由破产企业行使请求权而获得的财产。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担保物是担保债权人实现债权的物质保证,债权人对其享有优先受偿权。如果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担保债权人有权取得担保物来抵偿债务。在担保期限内,未经担保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不得将担保物转让、出租、抵押等。因此,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能视为破产财产。但是,如果担保物的价款大于所担保债务的价款,多余部分应纳入破产财产。
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的限度为其认缴的出资额。
1. 如果股东已向公司缴纳出资并履行了出资义务,在公司破产时,股东不承担责任。
2. 如果股东尚未向公司缴纳出资,未履行出资义务,在公司破产时,股东需要补足其认缴的出资。
3. 例外情况: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公司与老板个人借款的还款方式及如何识别公司人格混同问题。公司以其全部资产承担债务责任,包括组织机构、经营业务和财产方面的混同情况需注意。要辨别公司人格混同,可通过查询企业信息、收集交易信息等方式寻找证据。对于债的混同风险,可要求对方提供充分保证并及时
公司法对股份转让的各种限制。其中包括发起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国家股的转让限制以及股东名册变更登记的限制等。另外,离职人员的股份转让和国有企业股票交易也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受让人和抵押权的限制也需遵循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