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这种义务,不随父母婚姻关系的改变而终止。如果子女拒绝,或者怠于赡养父母,父母可以起诉,请求支付赡养费,并且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另外,有能力负担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有赡养的义务。
我国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法定义务。这种义务不会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如果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或怠于赡养父母,父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并且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此外,有经济能力的孙子女和外孙子女也对已故或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二、赡养父母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话,那些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同时,有经济能力的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对已故或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也有赡养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法定义务。
三、法律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根据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的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话,那些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
有养老保险还能让子女赡养吗
一、养老保险与赡养义务的关系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养老保险并不排斥子女的赡养义务。无论父母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子女都不能免除赡养的责任。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而赡养是成年子女对年老父母应当承担的一种个人义务。
二、赡养的内容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因此,赡养不仅仅是子女在经济上帮助父母,还包括在生活和精神上关心、照顾父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享受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法官通常会在养老保险金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赡养费,以达到本地区同行业职工和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水平。
三、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和扶助的法定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那些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儿子和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并且除了在金钱方面提供帮助外,还应在生活上关心父母,给予精神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