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房价的不断上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年轻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依赖父母提供衣食住行,或者只满足自己的享乐,对父母的生活状态不屑一顾,甚至认为父母比他们挣得多,为什么要养父母呢?
老李今年65岁,与已故妻子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李文和李武。妻子于2001年去世后,老李一直未再婚。由于土地被征收,老李获得了20万元的补偿款。在过渡安置期间,老李与李文一起居住。现在,老李以自己年老体弱、无生活来源为由,向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文和李武每人每月支付500元的生活费。
李文辩称,自己身患残疾,妻子长年患病,但愿意与父亲同住。如果父亲坚持独居,他愿意每月支付500元生活费。
李武辩称,希望父亲与自己共同生活,但目前自己经济压力很大,每月只能支付父亲200元生活费。
经过法院审理后,法院认为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尽管老李获得了20万元的补偿款,但他没有自己的住房。鉴于房屋租赁、生活费用以及老人领取养老保险等因素,参考重庆市城镇人居消费标准,最终法院判决李文每月支付500元,李武每月支付300元。
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67条第二款的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
在本案中,即使老李获得了20万元的补偿款,李文和李武仍需支付赡养费。法院根据老人的收入、日常消费情况,结合子女的负担能力和当地实际生活水平进行了认定。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赡养案件不属于必要共同诉讼的范畴。如果老人只起诉部分子女的赡养问题,并且法院明确解释后,子女仍然坚持原来的主张,法院可以不将未被起诉的子女列为诉讼参与人。
综上所述,即使老人有一定的经济保障,也不能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赡养义务不能以任何方式改变,也不能附加任何限制条件。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支付赡养费。
养女是否可以拒绝赡养义务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养女不能拒绝赡养义务,只要养父母依法办理了收养手续,养女就有赡养义务。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无论是否经过公证,都会受到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继承法中关于私生子赡养生父亲父母的问题。私生子与生父之间有血亲关系,父母必须履行抚养义务,私生子有权利得到抚养费。私生子在继承方面享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财产。
老人的赡养费支付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父母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时,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赡养费包括生活费、医疗费和护理费用等,计算方式根据子女的经济能力和被赡养人的需求而定,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赡养义务不仅适用于婚
拿奶奶财产和扶养老人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抚养与赡养的范围包含祖母,孙子女在经济能力范围内对无法独立抚养的祖父母有赡养义务。兄姐对弟妹的扶养并非抚养义务,而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责任。另外,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与财产相关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