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对公婆儿媳没有法定赡养义务
时间:2023-06-30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只有法律规定的特定主体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儿媳与公婆之间只是一种姻亲关系,虽说女方已经嫁入男方家,管公婆叫爸妈,但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儿媳要对公婆尽赡养义务,毕竟儿媳不是由公婆养大的,老了却让儿媳承担赡养义务这是不合适的。
婆媳关系的法律规定及儿媳的赡养义务
一、儿媳的赡养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义务,但只针对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继父母,而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因此,儿媳与公婆之间只是姻亲关系,法律并未规定儿媳要对公婆尽赡养义务。儿媳不是由公婆养大的,因此要求儿媳承担赡养义务是不合适的。然而,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因此,在家庭关系中,儿子是父母的第一赡养义务主体,而儿媳只具有协助义务,例如帮助丈夫照顾年迈的公婆等。
二、儿媳对公婆财产的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第1129条的规定,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出于善良和恩情,长期照顾公婆并承担主要的赡养义务,妻子对公婆的财产具有继承权。然而,如果公婆在私下立遗嘱将财产留给其他子女,妻子将失去对公婆财产的继承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儿媳可以与公婆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约定儿媳负责公婆的生活、养育和葬礼事宜。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因此老人无法通过立遗嘱将财产留给其他子女。通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儿媳可以在公婆去世后取得他们的财产。
结论
根据法律规定,儿媳并没有对公婆承担赡养义务的法定要求。然而,在家庭关系中,儿媳应协助丈夫履行赡养义务。此外,如果儿媳在丈夫去世后长期照顾公婆并承担主要的赡养义务,儿媳可以继承公婆的财产。为了确保权利和义务的明确,儿媳可以与公婆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以保护自己的权益。通过法律的保护和明确规定,家庭关系可以更加稳定,社会也更加和谐。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赡养义务的履行证据
证明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类型和法律规定。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等,而根据法律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法院会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工作。
-
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及后果
赡养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后果。根据《宪法》和《婚姻法》,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得拒绝履行。赡养人不履行义务需支付赡养费、违约金,并可能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在继承遗产时,不尽赡养义务者可能会被少分或不分。赡养义务包括经济、生活、精神上的扶助
-
父母都有退休金能扣除赡养老人费吗
根据税务总局的规定,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和被赡养老人是否有退休金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子女交税是可以专项附加扣除的。岳父母、公婆不在专项扣除序列。另外,如果父母均已去世,祖父母尚在,代父母承担赡养义务的,也同样可以代位享受赡养费个税定额扣除额度。赡养祖
-
丧偶儿媳不赡养公婆违法吗
从法律角度看,我们国家法律并没有哪一条明确规定儿媳有赡养公婆的义务,不赡养公婆并不违反法律。在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中,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其次,赡养人的配偶不是法定的赡养人。我国法律是鼓励丧偶儿媳赡养公婆、丧偶
-
丧偶儿媳有赡养公婆义务吗
-
儿媳对公婆,女婿对岳父母,有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
-
儿媳妇能告不赡养公婆的小姑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