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对公婆儿媳没有法定赡养义务
时间:2023-06-30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只有法律规定的特定主体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儿媳与公婆之间只是一种姻亲关系,虽说女方已经嫁入男方家,管公婆叫爸妈,但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儿媳要对公婆尽赡养义务,毕竟儿媳不是由公婆养大的,老了却让儿媳承担赡养义务这是不合适的。
婆媳关系的法律规定及儿媳的赡养义务
一、儿媳的赡养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义务,但只针对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这里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继父母,而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因此,儿媳与公婆之间只是姻亲关系,法律并未规定儿媳要对公婆尽赡养义务。儿媳不是由公婆养大的,因此要求儿媳承担赡养义务是不合适的。然而,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因此,在家庭关系中,儿子是父母的第一赡养义务主体,而儿媳只具有协助义务,例如帮助丈夫照顾年迈的公婆等。
二、儿媳对公婆财产的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第1129条的规定,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出于善良和恩情,长期照顾公婆并承担主要的赡养义务,妻子对公婆的财产具有继承权。然而,如果公婆在私下立遗嘱将财产留给其他子女,妻子将失去对公婆财产的继承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儿媳可以与公婆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约定儿媳负责公婆的生活、养育和葬礼事宜。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因此老人无法通过立遗嘱将财产留给其他子女。通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儿媳可以在公婆去世后取得他们的财产。
结论
根据法律规定,儿媳并没有对公婆承担赡养义务的法定要求。然而,在家庭关系中,儿媳应协助丈夫履行赡养义务。此外,如果儿媳在丈夫去世后长期照顾公婆并承担主要的赡养义务,儿媳可以继承公婆的财产。为了确保权利和义务的明确,儿媳可以与公婆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以保护自己的权益。通过法律的保护和明确规定,家庭关系可以更加稳定,社会也更加和谐。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养女是否可以拒绝赡养义务?
养女是否可以拒绝赡养义务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养女不能拒绝赡养义务,只要养父母依法办理了收养手续,养女就有赡养义务。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无论是否经过公证,都会受到法律保护。
-
生父亲死了私生子有没有义务赡养生父亲的父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继承法中关于私生子赡养生父亲父母的问题。私生子与生父之间有血亲关系,父母必须履行抚养义务,私生子有权利得到抚养费。私生子在继承方面享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财产。
-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婚姻法以及刑法中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且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刑法对拒绝扶养年老或无力生活的人的行为有处罚。再次强调,赡养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能推卸责任。
-
一、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中国婚姻法中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和赡养义务,以及农村老人赡养问题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如赡养费计算、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护理费用、住房费用和生病治疗问题等。文章强调了赡养义务的重要性和确定赡养费标准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
-
父母都有退休金能扣除赡养老人费吗
-
儿媳妇能告不赡养公婆的小姑子吗
-
儿媳赡养公婆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