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婚姻法规 > 婚姻法条例 > 居住权应该如何设立,以房养老是不是会被赶走

居住权应该如何设立,以房养老是不是会被赶走

时间:2023-06-28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4509
导读: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简单说,房子的所有权人可以给你设立一个居住权,房子虽然是他的,但你却有权居住、使用。

居住权的法律解析与设立方式

一、居住权的定义与设立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居住权是指居住权人按照合同约定,享有对他人住宅的占有和使用权利,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简而言之,居住权是指房屋所有权人将其房屋的使用权授予他人,使其能够合法居住和使用该房屋。居住权一般通过合同或遗嘱取得,可以设立固定期限或终身居住权。

二、设立居住权的方式

1. 订立居住权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设立居住权需要当事人以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通常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居住权期限、解决争议的方法等。居住权的设立一般是无偿的,但也可以根据双方约定收取相应费用。

此外,设立居住权还需要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只有在登记完成后,居住权才能真正设立。

2. 遗嘱设立

遗嘱设立居住权需要走两步:首先,老人需要立遗嘱,明确为他人设立居住权,并规定居住权的存续期限;其次,当老人去世后,子女可以按照遗嘱继承房屋的所有权,但也需要按照遗嘱的内容在房屋上为老人指定的对象办理居住权登记。

三、设立居住权的适用情况

1. 离婚时设立居住权

在离婚协议中,可以约定对方支付房屋折价补偿款的同时,要求对方为自己设立居住权。这样,即使房屋完全过户给对方,自己仍然拥有合法的居住权利。

2. 婚前房产设立居住权

在婚前,可以设立一个固定期限或以居住权人生命时长为限的居住权,以满足女方对婚前房产的权益需求,而无需将自己的名字加在男方的房产上。

3. 实现“以房养老”

老人可以将自有房屋抵押给金融机构,如银行或保险公司,以换取每月固定金额的养老金。同时,在房屋上设立居住权,保障老人的居住权益直至其去世,为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经济保障。

4. 遗嘱设立居住权

老人可以在遗嘱中明确为心仪之人设立居住权,以确保其在百年之后,其后老伴或长期照顾自己的保姆能够继续居住在房屋中。子女需要按照遗嘱的要求办理居住权设立登记,以保障心仪之人的居住权益。

设立居住权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为了确保设立的居住权有效性,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居住权的问题,欢迎与我进行进一步交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请结婚所需的证明材料

    申请结婚所需的证明材料,包括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外国侨民所需的不同证明材料。中国公民需要提供户籍证明、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和合影照片等材料;外国公民需提交护照、居留证或身份证件、婚姻状况公证书等材料;外国侨民则需提交护照、居留证和婚姻状况证明等材料

  • 婚内索赔问题的法律支持问题

    婚内索赔问题在法律上的支持情况。争议焦点在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是否支持婚内索赔。一方认为婚内索赔无实际意义,应驳回诉求;另一方则认为侵权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文章支持侵权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四个理由包括:婚内侵权与一般侵权无异,夫妻关系下的平等地位,夫妻个

  • 我国法院的管辖权规定

    中国法院在特定情况下的管辖权规定。对于华侨结婚并定居国外的情况,如定居国法院拒绝受理离婚诉讼,婚姻缔结地法院或一方原住所地法院具有管辖权。对于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的,婚姻缔结地法院具有管辖权。不同情况根据不同规则进行处理。

  • 婚姻自由的法律特征

    婚姻自由的法律特征。婚姻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为了保护婚姻自由权,法律对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进行惩罚。同时,婚姻自由是一项人身权利,不能被转让或继承。文章还强调了婚姻自由的意义,体现了社会主义制

  • 一夫多妻制是否合法(《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 居住权应该如何设立,以房养老是不是会被赶走
  • 房屋所有人可以为他人设立居住权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