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规定,婚姻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包括老年人在内。因此,儿女无权干涉父母的再婚决定。同时,老人再婚和女子赡养老人的义务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两者互不影响。
子女不能以父母再婚为理由拒绝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子女履行义务并支付赡养费。在严重情况下,老人还可以自行提起刑事诉讼或向公安机关报警,要求法院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以遗弃罪进行刑事处罚。
如果子女以拒绝赡养老人为筹码,要求父母不得再婚,这种行为构成对婚姻的干涉。轻者可能会受到民事处罚,而重者可能构成暴力干涉婚姻罪。
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不能拒绝履行。《民法》对此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子女不履行该项义务,父母可以寻求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公安局或妇联等机构的帮助,进行调解和劝阻。如果调解达成相关赡养协议,对方必须履行。
如果调解无效或子女不履行协议,老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赡养义务或强制履行赡养协议。
如果子女不赡养老人导致老人受到严重伤害,可能构成遗弃罪。老人可以向公安局报警,通过公安机关起诉或个人自诉的方式,请求法院判定对方犯有遗弃罪,并对其进行定罪处罚。
养女是否可以拒绝赡养义务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养女不能拒绝赡养义务,只要养父母依法办理了收养手续,养女就有赡养义务。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无论是否经过公证,都会受到法律保护。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断绝亲子关系在法律上的认可问题。指出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无法解除,任何尝试断绝关系的协议都是无效的。并且,即使有这样的协议,也不能免除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夫妻共同债务中因履行抚养、赡养义务所负债务的定义。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且这种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承担。同时,文章介绍了特定情况下祖父母与孙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抚养和赡养义务,指出这种共同债务是基于履行法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婚姻法以及刑法中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且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刑法对拒绝扶养年老或无力生活的人的行为有处罚。再次强调,赡养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能推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