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单位犯罪 > 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怎么处理?

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怎么处理?

时间:2022-10-24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5855
导读:虚假诉讼、虚假仲裁需要对此按照犯罪行为来进行立案处理。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通过捏造的虚假事实,提出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的情况之下,将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处罚。

一、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怎么处理?

虚假诉讼、虚假仲裁需要对此按照犯罪行为来进行立案处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可以是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述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二、如何预防虚假诉讼发生?

加强虚假诉讼监督,遏制虚假诉讼增多的趋势,是当前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工作的重点,应当继续加强,使这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保护好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对策是:

第一,检察机关应当高度重视民事检察工作,把虚假诉讼监督放在重要议程上来。

民事检察监督也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尤其是民事诉讼案件的体量极大。对一年几百万件的民事诉讼案件,不可能每一件都能保证没有错误。最典型的是虚假诉讼案件,如果当事人双方串通好,起诉、应诉、提供证据、自认、达成调解协议,法官很难发现破绽,可能使具有恶意的双方当事人实现虚假诉讼的目的。加强民事检察监督工作,高度重视虚假诉讼监督,检察机关就能够发挥好自己的监督职能,发现虚假诉讼线索,固定虚假诉讼的证据,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纠正虚假诉讼的后果,实现民事诉讼的正义和公平,挽回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损失。检察机关要把民事诉讼检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摆正位置,让虚假诉讼监督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二,检察机关内部密切配合,对虚假诉讼监督形成联动机制。

检察机关是一个整体,尽管各部门有分工,但是职责目标是一致的。在五个指导性案例中都可以看出,检察机关内部的各部门密切合作,形成联动机制,才能够在实现虚假诉讼监督职能中发挥作用。密切配合、多方联动,不仅在侦查、批捕、起诉等刑事法律监督中能够发现虚假诉讼的线索,而且这些检察职能正是民事检察的弱项。检察机关内部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开展虚假诉讼监督工作,就会有更好的基础和更强大的力量,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公民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后是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权,那么在提起诉讼后也是会有相关机构进行立案调查,如果不法分子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是会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所以在发现了此类虚假诉讼时也是会对当事人的处罚的。

在当代的社会,目前如果存在虚假诉讼或者虚假仲裁这样的一种行为的话,首先肯定是属于一种违法的行为,其次就是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判断一下是否达到一个犯罪的程度,比如说有可能会构成虚假诉讼罪。此种情况之下的话,将换成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包括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认定及其责任情形。对于单位犯罪,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应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人员,包括决策者及负有不可推卸责

  •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不符合构成单位犯罪的条件,因为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而个人独资企业并不在此范围内。同时,刑法采用了单位犯罪的概念,而没有采用法人犯罪的说

  • 虚假诉讼罪的立案程序及相关要点

    虚假诉讼罪立案首先是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进行初审后,判断为确实是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应当予以立案。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虚假诉讼罪判刑标准及常见情况
  • 发现虚假诉讼该怎么办
  • 中国对虚假诉讼罪的刑罚准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