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解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素

解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素

时间:2024-05-1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5918
导读: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一、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

(一) 客体要件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利。行为人使用暴力手段对他人婚姻进行干涉必然会侵害被害人的人身权利。侵犯身体权利的暴力行为仅限于作为实施干涉婚姻自由的手段。如果行为人以故意杀人、重伤、强奸等方式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其侵犯人身权利的社会危害超过了对婚姻自由的干涉,应当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中的具体罪名定罪处罚,而不是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论处。

(二) 客观要件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

首先,要求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即实施捆绑、殴打、禁闭、抢掠等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行为。仅有干涉行为而没有实施暴力的不构成本罪,仅以暴力相威胁进行干涉的也不构成本罪。暴力行为轻微(如打一耳光)不能视为本罪的暴力行为。暴力行为致被害人重伤或伤害致死的,应按照处理牵连犯或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从一重论处。一贯以暴力进行干涉,其中一次或几次暴力致被害人重伤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

其次,实施暴力行为是为了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干涉婚姻自由主要表现为强制他人与某人结婚或者离婚,禁止他人与某人结婚或者离婚。这里的某人包括行为人与第三者。实施暴力不是为了干涉婚姻自由,或者干涉婚姻自由而没有使用暴力的,均不构成本罪。

(三) 主体要件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族人以及奸夫、情妇、被害人所在单位的领导人等。其中以父母干涉子女婚姻自由的居多数,其他人一般不可能成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主体。

(四) 主观要件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就是为了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其目的有的是不准被害人与其所爱的人结婚,有的出于强迫被害人必须与某人结婚,有的是强迫被害人不得改嫁或者是不准离婚。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不同的动机不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只是量刑时要考虑的情节。

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认定

1. 没有使用暴力或使用极为轻微的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属于一般违反民法典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反之,以故意杀人、故意重伤、非法拘禁等方法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宜认定为想象竞合,从一重罪处罚。长期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只要其中一次属于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行为,就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实行数罪并罚。

2. 丈夫因不同意妻子与自己离婚而对妻子实施暴力的,不排除本罪的成立。但考虑到夫妻之间的特定关系,应当特别慎重。

由于干涉婚姻自由的案件情况比较复杂,司法机关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应当根据立法的基本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对暴力干涉作全面的理解,不能只从形式上看有了暴力行为就认定是犯罪,而应当把暴力手段的具体性质和危害程度,以及其他情况结合起来考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校园欺凌是否构成刑事犯罪的法律解析

    校园欺凌是否构成刑事犯罪的法律解析。校园欺凌是否属于刑事犯罪需考虑具体情况,包括欺凌人的刑事责任承担能力和被欺凌人的人身损害程度等,并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校园欺凌对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社会秩序的严重影

  • 吸毒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问题。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进行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拘役和罚金。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包括主观方面和行为方式的

  • 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

    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的问题。依据我国刑法规定,若双方自愿且女方年满十四周岁,则不构成强奸罪。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无论是否自愿,都视为强奸。强奸罪的认定包括暴力、胁迫和其他手段,如利用职权或特定关系迫使妇女发生性行为。但若是双方自愿且未造

  •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规定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该罪名的客观特征,包括行为人实施危险方法、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且该后果由危险方法所致。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该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该罪的将面

  •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具体法定刑
  • 拘留通知书的送达地点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