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驾驶罪是一种由自然人构成的犯罪,不存在单位犯罪的情况。对于犯有危险驾驶罪的自然人,应当依照拘役的处罚方式进行处理。
1、主刑:判处最高6个月的拘役。
2、附加刑:处以1000-5000元的罚款,一般为2000元。
3、行政处罚: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如果是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则在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以下情形属于危险驾驶罪的从重处罚情形:
1、严重超员、超载或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
2、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
3、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4、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
5、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6、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mg/100ml以上。
7、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的,以及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一般情况下,醉驾被抓后的处理流程如下:
1、统一交给侦查大队的醉驾处置中心。
2、进行验血和体检,并做笔录。
3、移送至侦查大队的预审中队。
4、移送至检察院。
5、最终送至法院进行审判。
我国刑法和交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危险驾驶行为都给予了相应的处罚规定。根据刑法规定,危险驾驶罪可判处拘役;而根据交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危险驾驶行为将导致驾照吊销,并在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如果是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则在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由此可见,我国对危险驾驶行为采取了严厉打击的态度。希望大家在驾驶车辆时都能够遵守交通法规。
危险驾驶行为属于刑事犯罪,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犯有危险驾驶罪的行为将被判处拘役。然而,危险驾驶的具体情形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追逐竞驶等情况,还包括醉酒驾驶,这在刑法第733条中有明确规定。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犯罪集团至少由三人组成,具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犯罪目的性。成员基于共同犯罪目的而结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危险性严重,是刑法打击的重点。文章还强调了刑法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定义,以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鼓励进行法律咨询。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单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等组织,具有法定性、整体意志和整体利益的特征。对于单位犯罪,单位需承担刑事责任,通常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需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某些犯罪还要求有特殊身份。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不同阶段的责任划分,体现了对青少年犯罪以教育为主的精神。单位主体则是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
成立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公司依法成立且犯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单位犯罪,则构成单位犯罪。但如果公司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设立或将其犯罪行为作为核心业务活动之一,应认定为个人犯罪。此外,尚未成立公司的股份协议在设立过程中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