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没收财产 > 一般私自在河道里下网捕鱼违法么

一般私自在河道里下网捕鱼违法么

时间:2022-10-2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180
导读:是违法行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渔业法》的规定,对非法捕鱼的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比如没收违法所得,并且在5万元以下处以行政罚款,如果非法捕捞鱼苗数量较大,是有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的。

一、河道内私自下网捕鱼的法律规定

《渔业法》第三十八条

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方法进行捕捞的,违反关于禁渔区、禁渔期的规定进行捕捞的,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渔获物中幼鱼超过规定比例的,将被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被没收渔具,吊销捕捞许可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没收渔船。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禁渔区或者禁渔期内销售非法捕捞的渔获物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制造、销售禁用的渔具的,将被没收非法制造、销售的渔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 非法捕捞水产品一万公斤以上或者价值十万元以上的;
  2. 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怀卵亲体二千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二万元以上的;
  3. 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二千公斤以上或者价值二万元以上的;
  4. 在禁渔区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捕捞的;
  5. 在禁渔期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方法捕捞的;
  6. 在公海使用禁用渔具从事捕捞作业,造成严重影响的;
  7.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非法捕捞水产品涉嫌犯罪的调查部门

非法捕捞水产品涉嫌犯罪的调查由公安机关负责,一般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除外。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为其居住地。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与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其居住地。

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违法的方式进行捕捞或者在禁渔区、禁渔期捕捞水产品的,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我国法律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对于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犯罪嫌疑人,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等刑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行为导致财产没收的法律规定

    我国刑法中财产没收的法律规定。财产没收适用于国家安全罪和贪利性犯罪,目的是剥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没收范围包括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并需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不得被没收。判决由人民法院执行,必要时可与公安机关合

  • 签订虚假合同走账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要看走账的性质,如果是合法所得,是合法的,如果是违法的,可能涉嫌洗钱罪。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

  • 食品安全法规定日期错误怎么处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 在他人家门口贴警告犯法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他人门口贴警告是不犯法的,但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受害人可以要求贴警告的人清除警告,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违反规定的,责令清除,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100元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

  • 外国人非法就业或者帮助者容纳者该如何处罚
  •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只收费不服务如何处罚
  • 价格欺诈行为赔偿是怎么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