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过失犯罪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过失犯罪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时间:2023-07-16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273
导读:过失犯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比如说被判处相应的主刑刑罚或者是并处、单处附加刑,也就是说,对于一些犯罪来说,即使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过失,但是由于该类犯罪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大、危害后果严重,过失的行为人也会被认定为犯罪。

过失犯罪应承担的责任

过失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与故意犯罪的责任承担方式有所不同。故意犯罪的责任更为严重,而过失犯罪的责任较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过失所导致的人员死亡和伤害不会受到一定的处罚。

过失犯罪的定义和范围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未能预见或轻信能够避免这种危害结果所导致的犯罪行为。只有在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被《刑法》规定为过失犯罪,行为人才会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的例子包括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于这些罪行,犯罪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因此,过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体现在行为人的主观意愿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这类犯罪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除了承担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外,过失犯罪行为可能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犯罪过失的种类

1、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或应当预见。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认定疏忽大意的过失应从分析行为入手,根据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判断行为人在当时情况下是否能够预见结果的发生。

认定过于自信的过失时,不能将合理的信赖认定为轻信能够避免,也不能将遵循行为规则的行为认定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无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一旦被认定为犯罪,行为人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然而,在确定行为人是否属于过失犯罪时,必须严格按照《刑法》的规定进行,例如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都属于过失犯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贪污罪形式的分类

    贪污罪的分类。包括侵吞财物、窃取财物、骗取财物和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的贪污行为。其他方法还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利用回扣和合同非法占有公款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间接贪污和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等形式的贪污行为,以及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贪污的行为。

  •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和福利院领养孩子的手续。对于虐待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福利院若虐待儿童老人且情节严重,其主要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领养孩子方面,收养人需提交一系列证件和证明,包括护照、海外居住证明等,并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

    挪用公款罪中营利性活动的认定。根据相关法律解释,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存入银行、集资、购买股票等行为。不同挪用情况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涉及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非法活动等。明确区分不同情况有助于对挪用公款罪进行恰当的法律处理。

  • 传销被骗的钱讨要方法

    传销被骗后的钱款讨要方法。被传销欺骗后,应根据受骗金额大小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受骗金额较少的可以通过公安机关治安处理要求传销机构归还,而金额巨大的则应以诈骗案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传销活动属于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将

  • 故意杀死警犬的法律问题
  • 利用人民币图案制造民币的法律处罚
  • 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组织的定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