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当减刑的适用条件包括哪些
时间:2022-11-22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我国减刑的适用条件
一、必须减刑的适用条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院必须对犯罪分子进行减刑的情形包括:
-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 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并经查证属实的;
- 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 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 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二、可以减刑的适用条件
法院在自由裁量的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进行减刑,需满足以下条件:
- 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 在刑罚执行期间,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 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
- 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并经查证属实的;
-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 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 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的;
- 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贡献的。
刑事案件减刑的申请频率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案件减刑的申请频率如下:
- 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半后可依法申请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相隔二年以上。
- 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第一次减刑可减二年至三年,第二次减刑时,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
- 判处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适当缩短起始和间隔时间。
- 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执行二年后方可申请减刑。
-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缓期执行期间不得申请减刑,二年执行期满后可申请减刑。
根据规定,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如何,只要具备法定的减刑条件,都可以申请减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刑法对从犯的法定概念和分类
中国刑法中从犯的概念和分类。从犯分为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和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对于从犯,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是基于从犯相对于主犯的危害性较轻的原则。
-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
运输毒品的刑期如何确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刑期取决于运输毒品的类型和数量。数量较大可能判死刑;数量较多判七年以上;数量较少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单位犯罪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将受到严厉处罚。多次犯罪数量累计计算。
-
团伙作案中主犯的确定方法
犯罪团伙中主犯的确定方法。依据《刑法》相关规定,组织、领导犯罪团伙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被认定为主犯。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其余不符合主犯定义的人,按其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行为处罚。同时,文章也提到
-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从犯在盗墓行为中起辅助或次要作用,对于从犯,应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特定情形下的处罚规定,包括盗掘文物保护单位、集团首要分子等情形。从犯分为次要的实行犯和帮助犯,前者直接参与犯罪实施,后者以
-
正犯与共同犯罪的关系
-
共犯和主犯量刑一样吗
-
寻衅滋事从犯初犯判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