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形态 > 构成私自开拆邮件罪既遂法院会怎样量刑

构成私自开拆邮件罪既遂法院会怎样量刑

时间:2023-10-06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846
导读:法院对既遂犯会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1~6个月的拘役,私自开拆邮件罪属于身份犯,这项罪名是公诉案件,需要由检察院向法院起诉,法院才会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由受害者自己去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会受理。

一、构成私自开拆邮件罪既遂法院会怎样量刑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该罪的主体只能是邮政工作人员,主观上要求行为人是直接故意的心态。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是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罪的类型,其具体理解和认定,可有:

1、本罪为身份犯,主体为“邮政工作人员”,包括邮政机构的干部、营业员、分拣员、投递员、押运员以及监管国际邮件的海关人员。相对于侵犯通信自由罪,本罪可谓加重身份犯。

2、本罪的客观表现为“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并要求行为人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实施本罪行为,但不需要利用职务上便利。

3、本罪行为对象为“邮件、电报”。其中“邮件”是指通过邮政部门寄递的信件、印刷品、邮包、汇款通知、报刊等。

二、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也就是说,邮政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私自开拆、隐匿或者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也侵害了国家邮电机构的正常活动及信誉。首先,本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邮政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构成本罪的客观方面有两个特点:

(1)必须有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行为。

(2)必须有利用职务之便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

3、本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邮政工作人员,也就是国家邮电机构的干部、营业人员、分拣员、接发员、押运员、接站员、搬运员等,邮政企业根据需要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办邮政企业专营业务的代办人员,办理邮政此务时,亦应视为邮政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

过失不构成本罪。本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不仅明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他人邮件、电报是违反自已的职责义务和规章制度的违法行为,而且明知这种行为会给他人的利益和通信自由、通信秘密权利造成损害,甚至引起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破坏国家邮电事业的声誉,妨害邮电机构的正常话动,但出于某种个人动机和欲望,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对私自开拆邮件罪的既遂犯可以处拘役,也可以判有期徒刑,这项罪名不仅是职务犯罪,而且是故意犯罪行为。私自开拆邮件罪与侵犯通信自由罪有所不同,这两种罪名侵犯的客体不同,一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另一个侵犯的是公民通信自由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既遂的处罚方式

    犯罪既遂的处罚方式,概述了学界对犯罪既遂标准的争议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是已着手实行犯罪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完成的形态。在认定犯罪既遂时,应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为标准,同时考虑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

  •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指出其并不产生直接影响,处理既遂犯罪时应依据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进行处罚。同时,对于不同危害程度的既遂犯应区别对待,并考虑同时存在其他宽严处罚情节的情况。

  • 犯罪既遂的成立要件

    犯罪既遂的成立要件。首先明确了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不能称为犯罪既遂。其次,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既遂成立的时间条件。最后,构成犯罪既遂的实质要件是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

  • 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否包括3年?

    《刑法》中关于“以下有期徒刑”的定义。根据规定,使用“以上、以下、以内”的概念来表示刑罚的数量范围,因此“以下有期徒刑”包括了x年以内的所有刑罚。总结来说,有期徒刑是包括具体年限以内的刑期。

  • 绑架罪的构成及刑罚
  • 预备犯的量刑标准及其考虑因素
  • 招摇撞骗罪的认定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