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并非独立的罪名,而是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以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根据司法实践,防卫过当行为可能触犯的罪名主要包括(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死罪、(间接)故意伤害罪和过失重伤罪。
对于防卫过当行为,应当采取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原则。在防卫过当的情形下,防卫人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尽管可能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但其行为的客观危害性远低于其他犯罪行为。因此,对于防卫过当行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针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这些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严重且强度大,情况紧急,因此,采取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者伤亡和其他后果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承担刑事责任。所谓的“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指的是与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类似的暴力犯罪。
然而,在进行防卫行为时,需要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进行,若超过这个限度给对方造成了重大损害,防卫人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的暴力犯罪情况下,如抢劫罪、强奸罪、故意杀人罪等,若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导致对方重大伤亡,也不可认定为构成防卫过当。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行政处罚后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各种情况,包括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的法律处理流程。文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如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区别,以及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同时,也详细阐述了刑事案件公安不立案的处理方式和自诉案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