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情况之一适用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当解除封存:
如果发现漏罪,并且对漏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如果经过审判监督程序改判为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或者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对于未满十八周岁犯罪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除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其犯罪记录应当依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包括侦查、起诉、审判和刑罚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未成年人犯罪或涉嫌犯罪的全部案卷、材料和电子档案。同时,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的社会调查、帮教考察、心理疏导和司法救助等工作形成的材料,也应当予以封存。
根据规定,以下情况之一的犯罪记录不予封存:
被告人犯数罪,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被告人在年满十八周岁前后分别实施犯罪行为,需要在同一案件中一并处理。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别负责受理、审核和处理各自职权范围内的有关犯罪记录的封存和查询工作。这些机关应当在封存的犯罪记录卷宗封面上加盖“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印章等明显标识,并单独存放或建立专门的档案库进行封存,实行专门的管理及查询制度。同时,这些机关应当在相关电子信息系统中设定查询权限,未经法定查询程序批准与授权,不得对封存的犯罪记录电子信息进行查询。
教唆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刑法规定。
醉酒驾驶的刑罚种类及法律依据。醉酒驾驶最高刑罚为拘役,但也可能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并列举了几种具体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特定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也将受到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未成年犯罪的相关问题,包括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的规定,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分阶段以及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同时,文章也介绍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和不同年龄段的刑事责任承担情况。
刑事责任档案的消除与撤销问题。案底基本无法消除,即使对未成年犯罪行为人积极悔改也会封存犯罪记录,但案底仍将伴随当事人终生。文中还提及了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和信息通报机制等。同时,对刑事责任的通缉期限和相关流程做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