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如何处理未达到立案标准的合同诈骗案件?

如何处理未达到立案标准的合同诈骗案件?

时间:2024-01-23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7498
导读:合同诈骗未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会做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并且会告知报案者该合同诈骗行为存在但是并不满足立案标准。签署合同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但是未满足诈骗罪立案标准的,遭受经济损失的一方,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方法,要求对方返还诈骗金额。

如何处理未达到立案标准的合同诈骗案件?

当合同诈骗行为未达到立案标准时,公安机关将决定不立案,并告知报案者该行为存在但不满足立案标准。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如何有效预防合同诈骗?

1. 以超出经营范围为标准判断项目真实性

在商谈合作项目时,应详细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如果对方在合作项目中的行为超出其工商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这种行为至少是违法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避免冲动行为造成财产损失。

2. 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

公证和见证的内容通常只能证明双方在合同上的签名是真实的,而不能证明合同本身的内容真实。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保持警惕,不要被合同外在形式所迷惑。

3. 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

对于首次交易的对象,厂商们应通过查验身份证或前往工商局查询资料来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和单位进行诈骗。

4. 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

虽然不法分子想出了许多较为隐蔽的诈骗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并非无迹可寻。商家们在交易过程中应保持警惕,注意一些反常现象,如突然增加的交易量、拖延交货时间、对方提供的情况不符、频繁变换联系方式等。尽量避免出现人货分离的情况,以减少被骗的可能性。

5. 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及金融系统资源

在交易过程中,如果涉及对方提供抵押物品或票据,应尽快通过相关部门核实其真实性和是否重复抵押,以降低受骗几率。

6. 避免收取不熟悉购货人的“远期支票”

利用“空头期票”进行诈骗是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法。他们通常在支付货款后转移货物并逃匿或将货物销售一空后潜逃。因此,尽量避免接受不熟悉购货人开出的“远期支票”。

当发现以签署合同为幌子实施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诈骗行为时,受害者应及时报案。如果发现及时,但诈骗金额未达到立案标准,受害者可以选择直接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 挪用公款罪的处理方式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 香港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香港地区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参照我国刑法理论,需考虑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四个要素来判断。如果自杀未对其他利益造成损害,不构成犯罪;反之则构成犯罪。如战时士兵自杀侵犯了国家安全利益,构成犯罪。乞丐自杀未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则不构成

  • 过失杀人的概念及构成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即自然人的生命维持安全利益。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法的惩罚。构成该罪的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

  • 合同诈骗立案的法律规定解析
  • 经济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 合同诈骗罪案刑事立案追诉标准及认定最新律师解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