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若严格遵守监狱规定,表现出明显的悔改并接受改造,且具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或有立功表现时,有权申请减刑。
1、提供犯罪分子信息,阻止重大案件发生;
2、在服刑期间揭发其他犯罪分子活动,并经警方查证属实;
3、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对社会发展有重要贡献;
4、在监狱改造或劳动过程中,不顾危险挽救他人生命;
5、在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事件中表现突出,做出重要贡献。
减刑后,罪犯的实际服刑期限不得少于以下规定:
1、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其服刑期限不得少于法院判决刑期的一半;
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其服刑期限不得少于13年;
3、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在缓刑期满后减刑为无期徒刑的,其服刑期限不得少于25年。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减刑的期限和幅度有以下规定:
1、有期徒刑罪犯在执行刑期过程中,若有立功表现或良好悔改态度,一次申请减刑最多不得超过一年;若悔改态度良好且有立功表现,或有重大立功表现,一次申请减刑最多不得超过两年;若被判处超过10年有期徒刑的罪犯,若有立功表现或良好悔改态度,一次申请减刑最多不得超过两年;若悔改态度良好且有立功表现,或有重大立功表现,一次申请减刑最多不得超过三年。
2、被判处超过5年有期徒刑的罪犯,需服刑一年半后方可申请减刑;两次申请减刑的间隔需超过一年;被判处超过10年有期徒刑的罪犯,若减刑2-3年,再次申请减刑的时间应间隔两年以上。
无期徒刑罪犯若想申请减刑,需表现出立功或良好悔改态度,并需执行服刑2年后方可申请;若有立功或良好悔改态度,可减刑为18-20年有期徒刑;若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减刑为13-18年有期徒刑。
若罪犯想要申请减刑,首先需积极参加改造并表现良好。罪犯可在家人来探视时与其商议申请减刑的意向,并委托专业律师团队进行答辩和申请。前提是罪犯积极参加改造,具有强烈的悔改意识,并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表现。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保管人需要求对方提供资料和物品性质说明,并具备相应保管条件。若违反规定擅自保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存货人应说明物品性质,保管人有权拒收违规仓储物。单位犯罪将被判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有期徒刑的执行地点和执行内容。执行地点包括监狱、看守所和未成年犯管教所等。执行内容主要包括有期徒刑的期限、执行场所、劳动和教育改造以及刑期的计算等。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时,相关的法律文书应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送达给执行机关。同时,执行机关应及时收押罪犯
被判无期徒刑罪犯的朋友探监的相关问题,包括朋友探监的规定、申请探监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项。根据《监狱法》的规定,朋友需要向当地派出所申请出具证明,并经过监狱的批准和检查才能探监。在探监过程中,朋友的来往信件和带给罪犯的物品都需要经过监狱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