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本人姓名等信息,还有事发时间、地点、交通工具、如何发生、碰撞部位等。逃逸交通事故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一方当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
查获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和驾驶人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重新制作编号不同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分别送达当事人。重新制作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注明对此前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进行更正、补充或者撤销。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交强险赔偿的损失,由第三者责任险进行赔偿,对于标的车及标的车上人,标的车驾驶员的赔偿由车损险,车上人员和驾驶员座位险进行赔偿。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构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无逃逸的,由公安机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外外,由公安机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4、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且逃逸的,并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由公安机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事故逃逸的报案材料需要如实填写,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司机处罚款和拘留就可以,罚款金额是200~2000元,拘留的期限是15天,出现重大事故致人重伤的,构成刑事犯罪,需要对司机进行刑事处罚,可以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该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刑事处罚,包括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刑罚。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行为人在不明知肇事情况的情况下继续驾驶车辆的行为界定。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指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事故并逃逸的行为可构成交通肇事罪。该罪不适用行政处罚,责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对逃逸行为人,公安机关会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摩托车酒驾肇事逃逸的法律处罚问题。摩托车酒驾肇事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之一,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处罚。根据不同情节,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等。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遵守交通规则,杜绝酒驾行为是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的必要措施。律师介入量刑和取证过程可能会
保险理赔的时效和相关规定。据《保险法》规定,保险理赔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保险事故发生后,需立即报案并提出索赔请求。保险公司应及时通知索赔者需补交的材料,并在材料齐全后及时进行核定。保险公司需在核定后一定时间内支付赔款或发出拒赔通知,并履行赔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