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 > 交通肇事逃逸没钱赔偿吗?

交通肇事逃逸没钱赔偿吗?

时间:2023-10-28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0097
导读:存在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没钱也需要进行赔偿,但是可以延期赔付,肇事司机可以跟受害者进行协商,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期支付赔偿款,或者用自己名下的房产、汽车抵付肇事的赔偿金。

交通肇事逃逸:无力赔偿是否会受到惩罚?

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况下,即使肇事者没有足够的财力进行赔偿,受害人仍然有权利起诉肇事者。如果肇事者不执行法院的判决书,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经过强制执行后,确定肇事者无力赔偿,法院会中止执行。

如果肇事者实在没有足够的财力进行赔偿,受害人可以随时发现肇事者的财产并进行强制执行。首先,一旦法律文书生效,义务人拒绝执行,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次,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将暂停执行,直到对方有执行能力时,可以恢复执行。第三,拒绝执行法院裁决的人可能会被司法拘留,甚至涉嫌拒绝执行判决和裁定。第四,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就像银行的坏账。只要肇事者有劳动能力,就可以追究法律文书的履行。

交通肇事案件的结案时间

交通事故的结案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一般为十天。

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另外,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于交通事故致死的情况,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致伤的情况,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于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交通肇事逃逸的形式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发生事故后驾车逃逸;

(二)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弃车逃逸。

虽然说可以“私了”的交通事故后果均不严重,但是这两种逃逸行为在“私了”事故中也时有发生。通常表现为:

1、当双方在对事故事实的确认、或对如何赔偿的问题产生了争议,未进行友善的协商,发生了口角时,于是,一方当事人“拂袖而去”,驾车离开现场。

2、双方在核实有关情况时,乙方发现甲方车辆无车牌,或酒后驾车,或非司机驾车,提出不能“私了”需要报警时,甲方心虚害怕,为逃避法律的严厉处罚,寻机逃逸。

3、事故发生后,乙方称受伤,如果经医生检查无大碍可“私了”,甲方在送乙方去医院的途中,或乙方正在接受治疗时,甲方不愿承担乙方的各种经济损失而中途“溜号”。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可能导致肇事者面临坐牢的风险。在交通事故的结案中,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一般来说,事故发生后的10天内,需要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双方需要按照认定书中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认定为全责,需要赔偿对方的全部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处罚。该罪行涉及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的事故,包括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情形。处罚根据情节不同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以及逃逸等恶劣情节的处罚。同时,讨论了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的定罪处罚,以

  • 交通肇事逃逸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逃逸的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和误工费。医疗费需要提供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并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来确定。如果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交通肇事逃逸拒不赔偿怎么办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且拒绝赔偿,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进行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第76条的规

  • 交通事故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

    依据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的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依据侵害的手段、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定的。未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要求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交警部门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当事人

  • 交通事故警察开的认定书多长时间有效
  • 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性质如何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本内容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