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双方可以通过调解解决赔偿事宜。如果事故责任无法完全确认,可以等待责任认定书发出后再进行调解,或者通过交通管理部门的协调解决。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赔偿事宜的一致意见,受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肇事者触犯了刑法,其公诉由检察院提起,不需要当事人考虑提交材料。
一般情况下,受害者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双方纠纷属于赔偿的民事纠纷,根据民事案件的立案受理程序,需要提交以下证据材料:
需要提交原被告的身份信息,如果有代理人,应提交委托材料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果无法获取被告的身份证明,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调取。
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用于确认诉讼的原因。该证据材料一般被认定为法定证据,除非被告提供相关有力证据来推翻。
需要提交医院的相关病例、诊断意见书、住院材料等。如果受害者导致伤残,需要进行鉴定,还需提交鉴定材料和医院开具的处方药单据等,以充分证明医疗费用来源于交通事故。
需要受害者提供护理的有关诊断意见书,并提交支付护理费的票据材料。如果无相应票据但存在事实,无法确定具体金额时,可以根据当地平均水平酌情判断。
如果存在以上费用的必然性,当事人可以提供相关票据进行证明,并对其必然性承担充分说明义务。费用金额应适当,不应高于一般生活必须水平。例如,患者每天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但其补充的维生素费用每日高达1000元,根据一般医学建议并无必要,法院可能不会全额支持。
该费用的认定标准有相关文件规定,计算天数需要综合考虑医院出具的休养建议书等。
例如术后康复所产生的康复费,无法提交相关票据进行佐证的情况下,法院可以进行调节。如果无法调节,受害者可以在费用产生后另行起诉,旨在保障被告权益,防止侵害者无力支付高额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当事人可向公安交管部门请求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调解协议依赖双方自愿履行,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力。公安交管部门的调解书不是诉讼前置程序,如对方反悔并起诉至法院,当事人可将调解书作为证据提交。
交通事故诉讼中所需要的证据一览表,包括提起诉讼身份证明、抢救费用和医院的医疗费、误工日期证明、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营养费、交通费以及伤残评定赔偿证据等。各类证据都有详细的清单和所需的证明文件,以帮助受害者进行诉讼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