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原告身份证明:用于证明原告的主体资格。
2. 法定代理人身份证明:适用于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情况。
3. 亲人和家属关系证明:用于证明原告与事故死者或伤者之间的亲属关系和抚养、赡养、扶养关系。
4. 监护人和被监护人关系证明:适用于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或需要监护人的成年人的情况。
5. 事故中死者身份证明:用于证明死者的身份。
6. 事故中被告人身份证明:适用于个人案件。
7. 事故中被告人市场经营资格证明:适用于单位案件。
8. 事故原告或死者驾驶证和机动车年检情况:用于证明驾驶人是否具备合格驾驶机动车的资格。
9. 事故原告车辆登记证明和机动车年检情况:用于证明车辆是否合格上路行驶。
10. 事故被告或死者驾驶证和机动车年检情况:用于证明被告是否具备合格的驾驶资格。
11. 交警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用于证明事故当事人、时间、地点、经过、责任划分。
12. 事故发生时的证人和证词:用于证明事故的相关情况,适用于交警未做责任认定的情况。
13. 就诊医院的病历单:用于证明抢救、治疗、伤情、费用等情况。
14. 就诊医院的医疗费用发票:用于证明医疗费用数额。
15. 就诊医院出具的残疾鉴定书:用于证明伤残等级。
16. 就诊医院出具的护理依赖鉴定书:用于证明护理依赖等级。
17. 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鉴定费用、施救费用、停车费用票据:用于证明相关费用数额。
18. 车辆损失和货品物品评估报告书:用于证明损失数额。
19. 车辆停运和无法营业损失证明:用于证明停运和无法营业的损失数额。
20. 受伤人员和死亡人员的工作证明:用于证明受伤和死亡人员的工作情况。
21. 居住地赔付标准高于事故发生地的证明:用于确定赔付标准。
22. 保险单:用于证明车辆的交强险和商业险投保情况。
以上是交通事故赔偿诉讼所需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妥善保护相关证据材料,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当事人可向公安交管部门请求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调解协议依赖双方自愿履行,不具备法律上的强制力。公安交管部门的调解书不是诉讼前置程序,如对方反悔并起诉至法院,当事人可将调解书作为证据提交。
交通事故诉讼中所需要的证据一览表,包括提起诉讼身份证明、抢救费用和医院的医疗费、误工日期证明、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营养费、交通费以及伤残评定赔偿证据等。各类证据都有详细的清单和所需的证明文件,以帮助受害者进行诉讼索赔。
交通事故起诉的流程及所需材料。起诉流程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等环节,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程序。所需材料包括民事起诉状、交通事故证据材料,以及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整个流程应在六个月内审结,如情况特殊可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