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原告身份证明:用于证明原告的主体资格。
2. 法定代理人身份证明:适用于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情况。
3. 亲人和家属关系证明:用于证明原告与事故死者或伤者之间的亲属关系和抚养、赡养、扶养关系。
4. 监护人和被监护人关系证明:适用于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或需要监护人的成年人的情况。
5. 事故中死者身份证明:用于证明死者的身份。
6. 事故中被告人身份证明:适用于个人案件。
7. 事故中被告人市场经营资格证明:适用于单位案件。
8. 事故原告或死者驾驶证和机动车年检情况:用于证明驾驶人是否具备合格驾驶机动车的资格。
9. 事故原告车辆登记证明和机动车年检情况:用于证明车辆是否合格上路行驶。
10. 事故被告或死者驾驶证和机动车年检情况:用于证明被告是否具备合格的驾驶资格。
11. 交警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用于证明事故当事人、时间、地点、经过、责任划分。
12. 事故发生时的证人和证词:用于证明事故的相关情况,适用于交警未做责任认定的情况。
13. 就诊医院的病历单:用于证明抢救、治疗、伤情、费用等情况。
14. 就诊医院的医疗费用发票:用于证明医疗费用数额。
15. 就诊医院出具的残疾鉴定书:用于证明伤残等级。
16. 就诊医院出具的护理依赖鉴定书:用于证明护理依赖等级。
17. 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鉴定费用、施救费用、停车费用票据:用于证明相关费用数额。
18. 车辆损失和货品物品评估报告书:用于证明损失数额。
19. 车辆停运和无法营业损失证明:用于证明停运和无法营业的损失数额。
20. 受伤人员和死亡人员的工作证明:用于证明受伤和死亡人员的工作情况。
21. 居住地赔付标准高于事故发生地的证明:用于确定赔付标准。
22. 保险单:用于证明车辆的交强险和商业险投保情况。
以上是交通事故赔偿诉讼所需的证据材料,当事人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妥善保护相关证据材料,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根据现场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证据而非行政行为,不可通过行政程序推翻。当事人若对认定书有异议,可通过提供新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由
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证据种类及其作用。证据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七种,对证明事故真实情况具有重要依据。同时强调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包括及时采集、全面涵盖、确保准确以及遵守法律规定等。
车祸发生后的证据收集流程,包括人证、物证收集及提供详细信息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案件的证据汇总,包括证明身份、责任、投保、伤情、误工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证据。最后还提到了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证据。
交通事故起诉的流程及所需材料。起诉流程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等环节,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程序。所需材料包括民事起诉状、交通事故证据材料,以及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等。整个流程应在六个月内审结,如情况特殊可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