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 > 商业物业纠纷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

商业物业纠纷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

时间:2023-07-29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3039
导读:对于商业物业纠纷,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是谁主张谁举证,原被告对自己的主张都负有相应的举证责任,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证据,比如证据材料可能涉及商业秘密的,像这种情况,可以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商业物业纠纷的举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商业物业纠纷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商业物业纠纷的证据种类

商业物业纠纷的证据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1. 当事人的陈述
  2. 书证
  3. 物证
  4. 视听资料
  5. 电子数据
  6. 证人证言
  7. 鉴定意见
  8. 勘验笔录

商业物业纠纷的诉讼流程

商业物业纠纷的诉讼流程如下:

  1. 起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 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不服驳回起诉裁定,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3. 起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4. 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5. 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相关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6. 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向法院告诉庭提出再审申请。
  7. 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同意判决的,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的,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综上所述,商业物业纠纷的举证责任是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商业物业纠纷的证据种类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商业物业纠纷的诉讼流程包括起诉、立案审查、起诉受理后、排期开庭、开庭审理、达成调解协议和裁决(宣判)。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该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包括起诉条件、起诉状的递交以及调解程序等步骤。起诉需符合相关条件,起诉状可书面递交或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适合调解的纠纷可先行调解,除非当事人拒绝。

  •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包括上诉的方式、审理的方式以及审理结果等。第二审程序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审理的法律程序,必须遵循一定步骤和方式。上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审理则包括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方式。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

  •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和庭审程序。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通常为立案后六个月内,而简易程序则为四十五天内。庭审程序包括开庭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合议庭评议等环节。其中,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是核心部分。

  • 胁迫的定义和要件

    胁迫的定义和构成要件。胁迫是以将要发生的损害威胁被胁迫人,或直接实施不法行为造成损害,不仅导致合同无效,而且构成侵权行为。胁迫的构成要件包括胁迫人的故意、实施了胁迫行为、被胁迫人因胁迫订立合同、胁迫行为非法。胁迫与欺诈不同,其危害程度更大,可能涉及被

  •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