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名册具有权利推定效力,即只有在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人才能成为公司股东。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人可以凭借该记录主张自己的股东身份,无需提供股票或出资证明。公司也没有义务查证股权的实际持有人,只需履行对股东名册上记载的名义上股东的各项义务。这种效力在两大法系国家得到广泛认可。
英美法系国家规定,只有在公司股东名册上登记的人才能成为公司股东。即使股东将股份转让给他人,只有在受让人将自己的姓名登记在股东名册上之前,公司仍然认定名义所有人为股份的唯一所有人。
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规定基本相同。例如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只有在股票登记簿上登记的人才能成为公司股东。股东名册具有权利推定效力,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具有名义所有人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有权主张股东名册权利推定效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司或股东,其他第三人不得仅以股东名册上的记载推定股东的身份。因为法律对第三人规定了其他表征股东权的方式。
股东名册具有对抗效力,即如果股权受让人未进行名义更换,就无法行使股东权。各国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名册的对抗效力。例如,《日本商法典》规定,通过受让股份而取得股份的人,未将取得人的姓名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就不能以此对抗公司。中国台湾的《公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
如果股权受让人希望对抗公司,必须在股东名册上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将受让人的姓名和联系地址载入股东名册。
由于股东名册具有权利推定效力,公司对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发出的会议通知、红利分配、剩余财产分配、确认表决权和新股认购权等行为,即使该股东并非实质上的股东,公司也不承担责任。此外,根据各国商法的规定,股东名册的免责效力也适用于股东的住所等其他记录事项。公司可以向股东或质权人发送通知或催告,只需发送至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住所或股东本人向公司通知的住所即可。如果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住所不准确或发生变更导致股东无法收到通知,公司不承担责任。
中国对于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条件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且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如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后不负刑事责任且存在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可以实施强制医疗。强制医疗的决定由人民法院做出,并规定了相关的审理程序和告知程序以及“
公司章程中的公司宗旨、名称、股东构成及权利义务等内容。公司依据相关法规设立,股东出资设立公司并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并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文章强调了股东出资明细、注册资本及其实收资本的验证和证明,以及股东名册的设置。此外,对于股东的权利和
投资者提出修改开户资料和销户流程的详细步骤,包括投资者需提供的资料、亲临柜台修改密码、填写相关申请书和表格等流程。同时也对投资者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阐述,强调投资者在金融交易中的重要作用和个人倾向呈保守型交易等特征。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