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名册具有权利推定效力,即只有在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人才能成为公司股东。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人可以凭借该记录主张自己的股东身份,无需提供股票或出资证明。公司也没有义务查证股权的实际持有人,只需履行对股东名册上记载的名义上股东的各项义务。这种效力在两大法系国家得到广泛认可。
英美法系国家规定,只有在公司股东名册上登记的人才能成为公司股东。即使股东将股份转让给他人,只有在受让人将自己的姓名登记在股东名册上之前,公司仍然认定名义所有人为股份的唯一所有人。
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规定基本相同。例如德国《股份公司法》规定,只有在股票登记簿上登记的人才能成为公司股东。股东名册具有权利推定效力,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具有名义所有人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有权主张股东名册权利推定效力的主体只能是公司或股东,其他第三人不得仅以股东名册上的记载推定股东的身份。因为法律对第三人规定了其他表征股东权的方式。
股东名册具有对抗效力,即如果股权受让人未进行名义更换,就无法行使股东权。各国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名册的对抗效力。例如,《日本商法典》规定,通过受让股份而取得股份的人,未将取得人的姓名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就不能以此对抗公司。中国台湾的《公司法》也作了类似规定。
如果股权受让人希望对抗公司,必须在股东名册上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将受让人的姓名和联系地址载入股东名册。
由于股东名册具有权利推定效力,公司对股东名册上记载的股东发出的会议通知、红利分配、剩余财产分配、确认表决权和新股认购权等行为,即使该股东并非实质上的股东,公司也不承担责任。此外,根据各国商法的规定,股东名册的免责效力也适用于股东的住所等其他记录事项。公司可以向股东或质权人发送通知或催告,只需发送至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住所或股东本人向公司通知的住所即可。如果股东名册上记载的住所不准确或发生变更导致股东无法收到通知,公司不承担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公司章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公司章程,包括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等内容。公司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如经营范围涉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需依法经过批
注册小公司的费用及所需条件。费用包括注册资本、办公室租赁费用、代理公司费用、公司核名费用、提交公司注册材料费用、刻章费用、税务报到及印花税费用等,具体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注册小公司需要满足条件包括公司名称和注册地址、公司章程、注册资本等。
公司起名的核准地点和流程。公司起名需要在当地的工商局进行核准,填写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表,工商局会检索是否有重名,并保留公司名称6个月。注册公司的核名流程包括准备注册地址、所需资料、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等。同时,公司起名要注意区分经营属性,寓意要吉祥。
公司名称不满一年能否变更的问题。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公司名在注册后无特殊原因一年内不得申请变更。公司名称变更原因包括想到更好的名称、主营业务变更或扩展、公司类型变化等。变更流程包括领取新名称审批申请、提交变更申请等,并领取新的营业执照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