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抵押权不是固定期间的权利,而是可变期间的权利。随着主债权诉讼时效的中断,抵押权的行使也会发生变化。只要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抵押权人仍然可以行使抵押权。
换句话说,当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限过后,抵押权人失去的是抵押权受法院保护的胜诉权利,而抵押权本身并没有消失。如果抵押人自愿履行担保义务,抵押权人仍然可以行使抵押权。因此,抵押权的诉讼时效不受主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影响。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抵押权,如果未行使,法院将不予保护。
对于连带责任保证这种类型的担保,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中断并不会影响担保债务的诉讼时效。换句话说,主合同的诉讼时效中断并不会波及连带保证合同。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规定执行。
超过二十年的权利受损害之日起,法院将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如果当事人约定了同一债务的分期履行,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根据以上分析,主债权诉讼时效的中断不会影响抵押权的存在。权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日期来计算诉讼时效。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超过二十年未提起诉讼的民事权利将不受法院保护。
担保物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担保物权是从物权的一种,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担保物权涉及他人的所有物,具有属性特征、预先约定性、可靠性、自愿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担保的种类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和反担保等。反担保的范围在担保法中有所规定,但也存在一
股权质押权的行使问题。依据我国担保法,质权人行使股权质押权并非必须通过法院审理,可通过协商与出质人达成一致。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如未获清偿,质权人可采取质物折价、拍卖或变卖等方式处理。若所得价款超过债权数额,超出部分归出质人;若不足,则由债务人继续清偿
这里律师函有两个用途,一是给对方造成压力,使其尽快还款,另一个就是可以证明债权人已经向债务人主张了债权,此时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诉讼时效应当重新计算,为债权人争取启动诉讼的时间。
甲提起代位权诉讼,本身就属于对自己债权的主张,应当属于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之列,因而,可以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因而,原则上说,在代位权诉讼场合,所涉及到的两项债权的诉讼时效都可以发生中断的效果。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涉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