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 > 网贷合同提前还款要交违约金吗?

网贷合同提前还款要交违约金吗?

时间:2023-09-19 浏览:7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4171
导读:网贷合同提前还款要交违约金,因为在贷款的时候,就会签合同,合同里就会规定双方的借贷时限,如果提前还款有可能会对借款方有影响,提前还款也违背了合同条款,所以会收违约金。

网贷合同提前还款是否需要缴纳违约金

网贷合同中规定了提前还款需要缴纳违约金。根据借贷双方的合同约定,借款人在指定的时间内提前偿还全部或大部分本金时,需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违约金一般根据提前还款时的未结余额的百分比或规定的利息月份进行计算。但是最高违约金受到合同或法律的限制。

提前还贷流程

提前还贷的大体流程如下:

第一步:了解贷款合同的要求

在提前还房贷之前,要仔细查看贷款合同中关于提前还贷的要求,特别是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合同规定需要支付违约金,要清楚了解具体金额,并准备好这笔违约金。

第二步:准备资料

向贷款银行电话咨询提前还贷的申请时间和最低还款额度等所需准备的资料。

第三步:申请还贷

按照银行要求,亲自到相关部门提出提前还贷申请,并填写申请单。

第四步:办理还贷手续

携带相关证件到借款银行,办理提前还贷的相关手续,提交《提前还贷申请表》,并在柜台存入提前偿还的款项。

提前还贷的注意事项

  1. 别忘退保
  2. 在借款人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后,原个人住房贷款房屋保险合同提前终止。借款人可以携带保险单正本和提前还清贷款证明,到保险公司按月退还提前缴纳的保费。

  3. 别忘退税
  4. 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后,应前往税务部门办理退税手续。购买商品房时,应将可退税的家庭成员全部写入买房合同,并在签订合同、支付房款后办理“购房者已缴个人所得税税基抵扣”申请,取得“税收通用缴款书”。在办妥房地产权利证明后的6个月内,前往税务部门办理退税手续。

  5. 最初一年别提前还贷
  6. 在借款最初一年内,不建议提前还贷。根据公积金贷款的规定,部分提前还贷应在还贷满1年后提出,并且归还的金额应超过6个月的还款额。此外,借款合同中规定提前还贷者不得逾期不还,如有逾期不还情况,应先还清欠款再申请提前还贷。

提前还贷的方式

现在的银行一般提供以下四种提前还贷的方式:

  1. 全部提前还款
  2. 一次性将所有贷款还清,这样可以减少支付的利息,但已支付的利息不会退还。

  3. 部分提前还款,缩短还款期限
  4. 保持剩余每月还款额不变,缩短还款期限,可以减少支付的利息。

  5. 部分提前还款,减少每月还款额
  6. 减少剩余每月还款额,但保持还款期限不变,可以减轻月供压力。

  7. 部分提前还款,减少每月还款额并缩短还款期限
  8. 减少剩余贷款的每月还款额,并缩短还款期限,可以节省支付的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和借贷公司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可能会在借款合同中约定禁止提前还款或者规定提前还款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这些约定是合法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贷提前还款利息会少点吗

      商业住房贷款提前还贷利息会少,因为商贷都是按照剩余借款本金支付利息,提前将本金归还,后面的利息就不收取了,但部份银行对提前还款要收取一定的违约金。用户要看清当时签的贷款合同是否有提前还款要付违约金,部分银行贷款会有这一条款。  2、向贷款银行电话

  • 房贷提前还贷违约金的计算是怎样的

    一般在商业银行中提前还贷的会收违约金。而违约金的收取有两类,一类是按照预先贷款的余额支付,另一类是几个月的利息。建行房贷提前还款违约金。

  • 贷款违约金

      目前国内的贷款违约金制度正在建立过程中,无疑它将成为贷款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介绍美国贷款系统中的违约金制度,以供有关方面了解和借鉴。  提前还款的违约金是指借贷款双方在合同中共同认可的条款,一旦借款方在指定的时间内提前还清全部贷款,或大部分本

  • 房贷提前还算违约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贷款提前还一般情况下是不算违约的,很多银行也不收取违约金,但具体是不是属于违约,要依据双方签订的借贷合同而定。等额本息还款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每个月中。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

  • 提前还贷流程是怎样的呢
  • 关于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 取消贷款要多少违约金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