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款人按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请求。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时,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可请求出借人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施行后,高利贷的标准不再以是否超过年利率24%为准,而是以是否超过36%为准。因此,年利率不超过36%的借贷不属于高利贷。
高利贷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当借贷利率超过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时,即构成高利贷。
计算复利是高利贷常见的表现形式,但并非所有计算复利的情况都属于高利贷。根据情况分为两种:
如果在借款时将利息先行扣除,出借人实际上减少了借款人所得到的借款金额,相当于提高了利率。因此,在借款时将利息先行扣除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出借款数计算利息。
如果出借人已经收取了部分高利贷利息,在法院认定利率超过法定标准后,先收取的高利息可抵充未偿付的合法部分的本息。
综上所述,民间借贷可以约定利息,但必须确保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只要不超过规定的利率,就可以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在处理借贷纠纷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如无法协商解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被放高利贷的人如何起诉处理的问题。建议被放高利贷的人应积极应诉,提供真实借款证据拒绝支付过高利息,合同约定的利息应符合国家规定。高利贷行为应受到严厉打击和惩罚,超出法定利率标准的部分利息应被认定为无效,相关人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如何证明借款属于高利贷。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年利率超过一定标准(如未超过年利率24%被支持,超过年利率36%部分利息约定无效)的借款可被认定为高利贷。同时,若出借人与借款人存在其他费用或违约金的约定,超出年利率2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高利贷借款无力偿还时担保人的责任问题,以及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当借款人无力偿还高利贷时,担保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但需对合理范围内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担保证责任,超出法律规定利率限制的那部分利息可不予负担。对于高利贷借款的还款问题,法律明文规定,
放高利贷的罪行及其判决年限。涉及高额利息放债行为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具体判决根据情节轻重,严重者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承担罚款责任。此外,每月3分利息若超出签订合同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也被视为高利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