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朋友、同事、同学等之间的借贷关系属于亲密关系借贷,出借人出于帮助的心理提供借款。
出借人与借款人互不相识,通过中间人介绍借款,出借人出于牟利的心理。这类民间借贷中很多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比如有的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有的甚至就是高利贷。
借款形式通常只是简单的借据,只有借款人和借款金额,或者连借据也没有,只能提供见证人。出现这些情况,是因民间借贷的双方往往具备特殊身份关系,总是碍于情面或出于纯朴的人格信用,而大多不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只是草草几笔,写的非常简单。
借款的约定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可能没有利息的约定,没有借款期限,还款方式、借款用途等方面的约定,存在借款合同要件的缺失。这与借贷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常识尤其是民事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相当淡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
借贷的担保方式一般都约定不明确。最常见的担保方式有保证和抵押,但借贷的双方在有保证人保证时往往只让保证人签个字,也不注明是保证人,为以后出现纠纷法院处理时确定不了是保证人还是见证人埋下隐患。有些借贷合同仅写明为“担保人×××”,具体的权利义务未注明,为将来产生纠纷埋下了隐患。另外,在约定抵押时,机动车抵押和房屋抵押占多数,但很少有人进行抵押登记,导致在出现纠纷时,当事人自己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高利贷纠纷的处理方式。公安机关一般不受理此类民事纠纷,当事人应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此外,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自诉案件由法院直接受理。民间借贷案件需提供的证据包括借据、收据、欠条等。如被告提出抗辩,法院会审查原告是否具有债权人资格。
连带债务人与共同债务人的区别。连带债务人只在保证合同中承担连带责任,只在担保范围内承担责任;而共同债务人则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包括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和其他连带义务人的份额。债权人可以要求连带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共同债务人,每个
欠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及相关法律依据。欠条的法律效力取决于是否存在借款事实,法院会结合其他证据判断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规定,包括民间借贷的定义、证据要求、合同履行地的确定、保证人的责任以及在
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财产保全程序。我国法律规定了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财产保全两种形式。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以确保判决的执行。诉前保全适用于紧急情况,可在诉讼或仲裁前申请,法院裁定后可立即执行。保护当事人权益不受难以弥补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