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财产侵权 > 委托合同不成立后能否请求赔偿?

委托合同不成立后能否请求赔偿?

时间:2023-06-30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6368
导读:委托合同不成立后是能请求赔偿的。当返还财产或者折价补偿不足以弥补损失时,理论上当事人仍然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但只要返还财产或者折价补偿已经充分顾及当事人间的利益平衡的话,实践中就不会有太多的损害赔偿的空间。

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时,仅返还财产或者折价补偿不足以弥补损失,一方还可以向有过错的另一方请求损害赔偿。在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既要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合理确定责任,又要考虑在确定财产返还范围时已经考虑过的财产增值或者贬值因素,避免双重获利或者双重受损的现象发生。

关于损害赔偿与返还财产的关系,如前所述,合同无效场合涉及的返还财产,包括不能返还或者没必要返还时的折价补偿。不论是返还财产还是折价补偿,都已经较为充分地考虑了财产贬值与增值的因素。在财产增值的情况下,一般不存在损害赔偿问题。而在财产贬值的情况下,当事人本可以通过损害赔偿制度弥补其损失。但本纪要规定此时要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在当事人之间分摊因财产贬值而导致的损失,在此情况下,损害赔偿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公平地财产返还制度所代替。

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撒销的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以及损害赔偿。其中返还财产性质上属于物权请求权.在财产不能返还或者当事人认为没必要返还时,则转化为不当得利请求权性质的折价补偿。可见,折价补偿是返还财产的代替,二者只能择行使,不能同时行使。在确定返还财产或者折价补偿的范围时,本纪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固定地以当事人间合同约定的转让款为折价补偿的基础,然后与标的物灭失时所得的价值补偿或者转售时可得的价款进行比较,对高于或者低于转让款的部分,根据一定的规则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分配或者分担,以实现当事人间的利益平衡,此点使其有别于传统民法上的不当得利制度。

从实务操作的情况看,要根据当事人的诉辩情况具体确定如何适用返还财产、折价补偿或者损害赔偿制度。一方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并返还财产,另一方请求继续履行合同,并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一且认定合同无效,则应根据前述的返还财产或者折价补偿确定返还的范围。如另一方提起反诉请求损害赔偿的,考虑到此时的损害赔偿责任是缔约过失责任而非违约责任,在财产增值的情况下,因不存在损失,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返还财产或者折价补偿的规定在当事人间合理分配收益,同时驳回当事人有关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如果财产贬值的,既可以根据返还财产或者折价补偿规则在当事人间分摊损失,也可以根据损害情况支持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请求。为避免给当事人以判非所请的错觉,以支持其损害赔偿请求为佳。

换言之,在确保公平返还的情况下,很难再有请求损害赔偿的空间与必要。一方还可以请求有过错的另一方承担损告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又规定在确定损害赔偿范围时,既要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合理确定责任,又要考虑在确定财产返还范围时已经考虑过得财产增值或者贬值因素,避免出现双重获利或者双重受损的现象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转账记录能把钱追回来吗

    有转账记录能否把钱追回来的问题。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转账记录并辅以聊天记录、语音通话或其他文件,能提高追款的胜诉率。当事人需要了解法律规定和起诉程序,并按照法定条件进行起诉。此外,还介绍了欠款起诉的具体步骤,包括收集证据、联系对方、调解、确定管辖法

  • 微信二维码转账的钱能追回吗

    微信二维码转账的钱能否追回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微信二维码转账是实时到账的,无法直接追回。如遇诈骗或转错账,应立刻报案,并尝试与对方沟通或联系微信客服。追回资金的可能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另外,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如何查看微信二维码转账的记录以找到相关人士。

  • 微信上被骗了钱怎么办?还可以追回吗?

    微信上被骗钱后的应对措施。首先应立即保存证据并联系微信官方,然后报警并考虑法律途径。若知道骗子详细信息,可在腾讯举报受理中心小程序中举报。但需注意,网络诈骗的追回并不总能成功。此外,起诉时还需收集相关证据,如录音证明借贷事实等。

  • 根据规定干洗店把衣服洗坏了怎么赔偿

    干洗店洗坏顾客衣服后的赔偿问题。按照法律规定,干洗店应按照衣服的实际购买价格赔偿,赔偿标准有争议的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投诉、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处理。赔偿协议不需要公证,只要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即可生效。不履行赔偿协

  • 吃饭不给钱,老板可以扣留顾客的财物吗
  • 分享视频链接算侵权吗
  • 劳动合同纠纷:是否适用仲裁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