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成立是否影响仲裁条款
时间:2023-03-1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合同不成立并不影响仲裁条款,因为仲裁协议是单独存在的,而且,合同不成立也并不代表合同一定是无效的,如果最终确认合同无效,因为合同无效引发的争议,在有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应该申请仲裁。如果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发现有仲裁协议的,也不会受理。
合同不成立对仲裁条款的影响
合同不成立并不会影响仲裁条款的效力。仲裁协议在合同中独立存在,即使合同发生变更、解除、终止或被认定无效,仲裁协议仍然有效。尽管合同尚未生效,但仲裁条款与合同是相互独立的,合同的效力不会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因此,即使合同尚未生效,仲裁条款仍然有效。然而,仲裁协议生效的条件包括: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况下,仲裁协议被认定为无效:
(一) 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
(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三) 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
合同不成立的情形
合同不成立的情形包括:
1. 一方自行订立合同;
2. 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不一致,未形成要约、承诺的一致;
3. 合同的客体不确定;
4. 要物合同未履行物的给付;
5. 须经批准、登记方能成立的合同未履行批准、登记手续;
6. 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当事人未订立书面合同且未履行。
合同成立的认定标准
合同成立的认定标准包括:
(一) 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
(二) 合同必须有对价或约因;
(三) 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
(四) 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五) 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合同不成立和合同无效的区别
合同不成立和合同无效有以下区别:
1. 法律含义不同。无效合同是指因不符合或违反法律要求,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合同。不成立合同是指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
2. 法律关系不同。不成立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已形成缔约关系,而无效合同的当事人已完成了合同订立的程序,双方已形成合同关系,只是无效合同是国家法律禁止订立的合同,合同的内容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
综上所述,合同不成立并不代表仲裁条款一定是无效的。然而,仲裁条款本身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才能具有法律效力,例如签订仲裁条款的当事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仲裁条款的约定必须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且条款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
中标后修改合同生效条件的相关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标后双方不得擅自改变合同实质性内容,而合同的主要条款变更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合同生效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条件,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以及需要办理特定手续方可生
-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
房地产买卖合同的生效时间及相关问题。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必须符合一般生效要件及特殊生效要件如登记和共有人同意。房屋买卖合同必须登记才能生效,而未经登记的合同不具备生效力。共有人未书面同意的房屋买卖合同并非必然无效,而是效力未确定的合同。文章
-
仲裁协议独立原则的解析
仲裁协议独立原则的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与争议。包括主合同无效、不存在及因欺诈签订的主合同无效情况下,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及其效力问题。文章指出,根据仲裁协议独立原则,仲裁庭有权审理主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并作出裁决。对于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存在不同
-
农村房屋买卖法律条款更新
农村土地租赁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在审理合同纠纷案件时,法院应注意受理与管辖、诉讼时效、基本原则、法律适用和合同无效的认定等问题。
-
合同无效约定的仲裁管辖有效吗
-
仲裁条款的订立会产生什么结果
-
析工程造价争议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