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成立与合同未生效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解除的对象并不限于成立并生效的合同。此外,成立但未生效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有权根据法律规定选择解除合同的方式来终止该类型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即使合同中附有生效条件所约定的义务。
例如,相较于主合同义务,报批义务同样具有独特性,可以适用预期违约的法理,赋予合同解除权。此外,从市场交易的经济效率角度来看,若因恶意相对人导致合同长期处于未生效状态,为了维护当事人利益最大化,行使合同解除权是最直接和有效的保护途径。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
根据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将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当事人可以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该规定确立了合同解除的两个方面效力:一是向将来发生效力,即终止履行;二是合同解除可以产生溯及力,即引起恢复原状的法律后果。学者认为,非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具有溯及力,而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没有溯及力。
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可以同时存在。然而,对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无过错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损害都可以请求赔偿,包括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以及因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损害赔偿;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具体情况下应具体分析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在许多情况下,损害赔偿与合同解除是相互排斥的,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已足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同时采取两种方式并不必要,例如协议解除或因不可抗力而解除。
如果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未达成一致意见,或者合同还需要补充,或者合同属于法律规定之外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被视为不成立的合同。只有在双方最终签订的合同中规定了待定的生效时间,才能将其视为暂时未生效的合同。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卖方代签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的合同条款。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的详细规定、标的物合同中产权归属的明确、价款及付款方式的约定、履行期限和方式的明确、违约责任的具体化、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生效条款、合同中止、终止或解除条款,以及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公司管理制度中的合同审查与履行过程。合同签订需由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参与,遵守法律原则和统一文本,明确各方权责。合同审查需经多层审批,包括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等,必要时需上报主管机关或鉴证。合同履行需遵循法律约束力,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如遇变更或解除合同
网上贷款未到账时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在网络借贷中,如果贷款未能成功发放到借款人账户,则该贷款合同视为无效。依照合同措辞及相关法律规定,贷款只有在实际放款后才能正式生效。若贷款机构未执行放款操作,构成单方面违约,合同无法产生效力。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借款
三方合同的生效期问题。三方合同从签订时起即开始生效,只要采取书面形式签订并每个人签字、盖上公章或摁下手印,协议就算正式成立。合同成立后即可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此外,文章还涉及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合法性和银行工作中签订三方合同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