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终止 > 合同的终止 > 合同终止的情况有哪些

合同终止的情况有哪些

时间:2022-12-0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7013
导读:合同终止的情形有: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2、合同解除;3、债务相互抵销;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5、债权人免除债务;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终止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终止: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当债务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其债务,合同即可终止。

2、合同解除

当合同双方达成一致,决定解除合同时,合同即告终止。

3、债务相互抵销

当债务方与债权方存在相互抵销的情况时,合同即终止。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债务人根据法律规定,将合同标的物提存时,合同即告终止。

5、债权人免除债务

债权人决定免除债务时,合同即终止。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当债权和债务同时归属于同一人时,合同终止,但若涉及第三人利益则除外。

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合同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终止。

合同终止的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当劳动合同的约定期限届满时,合同即告终止。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合同即终止。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宣告失踪时,合同即告终止。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时,合同即终止。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时,合同即告终止。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终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解析:补偿金与辞退原因的关系

    辞退员工补偿标准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补偿金与辞退原因的关系。无论是自辞还是被辞,关键都在于辞退的原因。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包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11种情形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12种情形。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

  • 离职多久中断劳动关系

    离职后劳动关系的中断问题,主要依据劳动合同的解除和劳动关系的终止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也有特定情形。解除后,用人单位需出具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劳动者需遵守竞业限制。

  •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的相关内容。合同终止后,会产生后合同义务,其特点主要是法定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内容根据交易习惯确定。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当事人应遵守这些义务,以维护合同关系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约定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约定问题。一些用人单位随意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导致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权益无法真正得到保护。为此,《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终止进行调整,取消约定终止条件的规定,新增了法定终止情形,并规定了附条件的合同的效力。当事人不应以自己的行为阻止

  •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的区别
  •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 劳动者自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