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终止条件原因是什么
时间:2023-01-11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委托合同终止的原因包括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一般原因是指一般合同所通存的终止原因。如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委托合同履行已经不可能、委托合同的存续期间届满等。特殊原因是指导致委托合同终止特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1、当事人一方解除委托合同。2、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
委托合同终止条件及原因
一、委托合同终止的一般原因
委托合同终止的一般原因包括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委托合同履行不可能、委托合同存续期间届满等。
二、委托合同终止的特殊原因
委托合同终止的特殊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 当事人一方解除委托合同:无论委托合同是有偿还是无偿、定期还是无期限,当事人均享有任意终止权。当事人的终止权是基于彼此的相互信任,即使没有确凿可信的理由,当事人也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
- 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除非合同另有约定或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当事人一方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将导致委托合同终止。
三、委托合同终止的处理方式
委托合同终止后,受托人应根据不同情况履行不同的义务:
- 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而导致委托合同终止并损害委托人利益时,委托人应在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继续处理委托事务。
- 因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破产而导致委托合同终止时,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应及时通知委托人。若终止合同将损害委托人利益,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清算组织应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采取必要措施。
四、解除委托合同的赔偿责任
如果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除非不可归责于解除合同一方的事由,解除合同一方应赔偿损失。
五、委托合同的特点
委托合同中的受托人具有办理委托事务的义务。受托人原则上应亲自办理委托事务,只有在事先取得委托人同意或情况紧急且为了委托人利益时,才可以转托他人。委托合同的成立并不以物的交付或当事人实际履行行为为要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的协议,委托合同即可成立。因此,委托合同属于诺成合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的相关内容。合同终止后,会产生后合同义务,其特点主要是法定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内容根据交易习惯确定。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当事人应遵守这些义务,以维护合同关系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
委托合同终止后的处理方式
委托合同终止后的处理方式,主要讲述了周某委托苗某出售旧车,并签订了相关合同,但周某突然死亡后委托合同是否仍然有效的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委托人死亡后,合同一般终止,但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和实际情况,若终止合同将损害他人利益,则合同仍可继续有效。
-
融资租赁信托的操作流程
融资租赁信托的操作流程,包括委托人办理信托和信托公司办理融资租赁两个环节。在委托环节,流程包括洽谈阶段、合同签订、信托终止等。在融资租赁环节,流程涉及申请审查、合同签订、支付及验收等。此外,还介绍了办理信托与融资租赁之间的关系,如资金关系和委托确认等
-
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
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包括当事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和企业破产等情况。其中,死亡包括自然人的真实死亡和宣告死亡以及法人的终止。同时,双方可以通过约定来排除或限制规定的效力。
-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
独家委托合同解除的方式
-
代理关系终止应符合什么条件